朝堂上陷入短暂的寂静。
且文臣熊古依旧保持着拱手出列的姿势。
“熊卿家,你认为大秦财力下降的根本原因在于何处?”
嬴睿开口询问道。
“自大秦领土扩张以来,财力本该是上升趋势。”
“但财力似乎上升趋势不大,而且军队开销巨大。”
“以及重新修缮城池等,都花费了不少财力。”
“由此,臣才说,国内经济停滞不前,需要增加赋税用以刺激。”
熊古继续说道,并且说的有理有据。
换而言之,就是目前大秦的经济实力上升趋势,较之前并无多少变化。
毕竟按道理来说,收复了赵地等相关地盘,大秦的经济应该有个飞跃才对。
那可是原本诸侯国的地盘啊,其中还有各个王宫和各个国家的国库充当收入。
也唯有如此,才让大秦军队的开销,以及各方城池的修缮,并未影响到大秦的经济实力。
“自抑商政策缺口打开之后,经济力是否上升?”
嬴睿听闻这番话后,微眯着眼道。
负责此事的冯去疾,在听闻这话之后就拱手出列说道;“的确有了一定上升趋势,只是太过缓慢。”
“既然如此,那么说明抑商政策的确对刺激大秦经济有着奇效。”
嬴睿淡淡说道。
“不过这个奇效,并不是短时间内,就会对大秦的经济有所影响。”
“另外,如果按各个地区的经济实力来看,应该可以知道导致大秦财力上升不快,或者停滞不前的原因所在吧?”
嬴睿眼睛微眯。
大秦整体的经济实力没有上升的确是正确的,但你要将各个地区区分开来。
毕竟如今的赵地、燕地等都是大秦领土。
熊古发现的数据,也是因为大秦领土扩张之后,财力并未有多大上升趋势。
而不是连带着大秦本土,也就是关中、巴蜀等地区。
而且其余地区的百姓也享有大秦的低赋税,这就是熊古真正想要改变的状况。
全国都享有低赋税的政策,这一点也是根本原因。
毕竟高消费,同如今的赋税并不对等。
“按照各个地区分开的话,赵地等地区的赋税收入的确不高。”
“一些百姓甚至交不了赋税。”
“至于大秦本土,则是一直呈上升趋势。”
冯去疾继续说道。
这样一来就说明低赋税本身没有问题,只是新收复的领土方面。
因为赋税低且收不全的缘故,而拉低了大秦应该有的财力。
这就是熊古认为必须提升赋税的缘故。
企图以此,让大秦的财力在短时间内迅速增长起来。
甚至有一个质的飞越。
此举的确可以在短时间提升大秦财政收入。
但换来的却是各方百姓的怨言,特别是新加入大秦版块的百姓。
本身经过了灭国,但却因为大秦政策好的缘故,并未有任何怨言。
但一旦加重赋税,原本因为战乱,而交不起税的百姓,很有可能发生暴动的事情。
熊古此举,实在太过于冒险。
就算要增加赋税,也需要等到全国经济都提升之后。
特别是抑商政策缺口打开,带来大量商人,也让各方城池经济交流加重的情况下。
随着经济和收入的增加,百姓民间的物价自然会上涨。
等到那个时候,赋税也自然而然的可以跟着增加。
此举不会引起百姓反感,毕竟是在情理当中。
而且嬴睿认为的增加赋税,也仅仅只是少量增加。
而不是大量的增加,暴秦苛税的形象他断然不会让大秦出现。
也不会给天下那一群吃饱了没事做的文人,任何一个诋毁大秦的借口。
“臣认为增加税收之事不能乱来。”
“且大秦本土经济是发展不错的,其余地区是因为受到战乱影响才会如此。”
“由此,需要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在等等情况看。”
文臣之一的冯去疾再次说道,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熊古眉头微皱,其实增加赋税而言,对于他乃至大秦来说都是有利的。
而且他所认为的增加赋税,不一定就是成倍的增加,你可以小数量的增加。
这样一来,自然不会引起民怨了。
但熊古的这个想法,多少没有设身处地的去想过。
对于百姓而言,增加赋税的多少不是问题。
而是在如此时期,大秦突然增加赋税,会让各方百姓变得不信任大秦。
以及给一些百姓的感觉是在压榨,而且会逐步加重压榨。
毕竟既然有了第一次增加赋税,那么自然会有第二次。
熊古就是忽略了这个中的可能性。
“熊卿家,寡人明白你为大秦所做的考虑。”
“不过此事,寡人给你一个私下去体验民情的机会。”
“等到你体验结束之后,有关于赋税的事情在重新谈论一番。”
嬴睿摆了摆手道。
“臣遵命。”
熊古应了一声,由此拱手回到文臣行列当中。
丞相蔡泽却是暗自有些吃惊。
其实此举他也知道熊古是操之过急,哪怕是站在大秦的经济实力为出发点。
由此王上只需要配合群臣反对即可。
何必让熊古去体验一番民情之后,在重新到朝堂上处理此事?
看似不寻常,但蔡泽已经猜测出个中原因。
王上此举,大有让熊古知道一切政策的出发点,都要以一个民生为主。
如果忽略了此,就会导致大秦内部出现一些百姓和朝堂的矛盾。
这一点是不利于大秦统治的,让熊古去体验民情,在日后提出什么政策前。
熊古都会考虑,此举对民生是否有利。
这是在给熊古一个机会,也是在委婉的告诉熊古这一点。
“退朝。”
经过熊古的发言,整个朝堂也到了最后的尾声。
最后在宦官总管的高呼一声下,这一次的朝会也就到此为止。
群臣离去,嬴睿也在宦官总管的陪同下,从御用通道离开。
在朝会散了之后,文臣熊古即刻回到自己的府邸当中。
并且更换了朝服之后,身着寻常人穿的便服,就于民间当中走访询问。
倒是真的去体验民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