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舒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陈兄,高庞乃是你的学生。又在霍崇手下身居高位,陈兄把小姐嫁给他正是门当户对,亲上加亲……”

陈铭泰听着对面这家伙的劝说,心里面大大不高兴。某种意义上,对面的这几个家伙也算是高庞诸多老师。毕竟么,都是一个书院的,这份香火自然不能当不存在。

然而这几个家伙的居心着实可恶。他们就算是没有适合出嫁的女儿,也不能把主意打到陈铭泰头上吧。

不过陈铭泰也没有立刻反对,过去一段日子,陈铭泰知道女儿对师兄高庞产生了兴趣。是个人就有缺点,高庞怎么可能没有。单纯从个人角度来看,陈铭泰并不觉得高庞是坏人。

在这个纷乱的当下,陈铭泰并不想让女儿随便嫁了。可不让这孩子出嫁,年龄上也不行。一个快二十岁的姑娘在家留着,只会越来越不好出嫁。

纠结中,陈铭泰下令送客。即便是把女儿嫁给高庞,也得是陈铭泰自己做决定,而不能是被其他人给忽悠!

刚送走了几人,仆人跑进来说道:“卢先生来了。”

把好友请进来,却见卢先生背后又跟着刚走的几个。卢枫见到陈铭泰就说道:“我才知道消息,霍崇把黄河铜瓦厢炸开,黄河北归了!”

陈铭泰花了十几秒才明白怎么回事,只觉得两腿一软,竟然一屁股跌坐回椅子里。其他文人也没有了说媒的心思,一脸困惑恐慌的看着陈铭泰与卢枫,令黄河北归这件事可是惊天动地的大事,然而霍崇说干就干。文人们已经无法想象干出这事的霍崇竟然是人类。

憋出“我知道了”四个字,陈铭泰送走众人,让仆人扶着自己前往书房。尽管极力控制,陈铭泰的手依旧微微颤抖。只要想到黄河北归,陈铭泰的心脏就不受控制的剧烈跳动。

用这样的手写好信,陈铭泰命人前去送给高庞。

出乎陈铭泰意料之外,半个月多后,高庞竟然来了。而且是以华夏朝廷江浙总督的身份前来。

自己的徒弟先考上了满清状元,又当上了华夏朝的江浙总督。陈铭泰看着面前行礼的高庞,简直想好好嘲讽几句“怎么以前就没看出你能出将入相呢”。

最后陈铭泰只是叹道:“这总督的差事不好做。”

高庞苦笑道:“老师,我只是先来安抚一下局面。所谓千金马骨,连我都能当总督,想来江浙士绅心情会稍微好些。”

“你们都把黄河挖开,士绅怎敢安心。”陈铭泰摇头感叹。

“挖开黄河,满清再不可能从山东或者河南冲下来,士绅反倒该安心。”

陈铭泰愣了愣,只觉得徒弟说起话来切中肯綮,真的长进了太多。不过想起霍崇,陈铭泰忍不住就想嘲讽几句,“士绅便是不担心朝廷,至少也要担心霍崇。”

“只担心华夏朝,也比既要担心朝廷,又要担心华夏朝要好太多。人最怕的是不知道选什么。”

陈铭泰不想与高庞谈论这些,“你既然来当了总督,准备做什么?”

“先没收满清官员的土地。”

陈铭泰压制住不快,“你若是如此做,江南定然要反。”

“江南现在也没有归顺,何来反叛之说。”

“你……”陈铭泰指着大门,“给我滚出去!”

看着徒弟行礼后施施然离开的背影,陈铭泰发现心中的愤怒竟然无法维持,快速消散。对徒弟的欣赏之情就这么汩汩而出,满溢在心。

如果是以前,高庞定然要整那么没用的孔孟之道,质疑满清的汉人官员士绅为什么要当汉奸。现在高庞身上再无那股子傻缺书生气,处理事情冷酷果断。这才是读书读明白的样子。

虽然还是不怎么想把宝贝女儿嫁给高庞,陈铭泰至少不再想着把女儿嫁给别人。因为门当户对的那些年轻子弟们马上就要面对一场灭顶之灾。只有真正聪明的人才可以躲过这场灾难,从死亡的暴风雨中活下来。

在前途未明的当下把女儿嫁出去,只会害了女儿。

高庞是做好了全面军事斗争的准备,他此次南下带领了一万多人马,由胡悦、王东陆、荆柯守等团长领军。这些人最大的特点在于,山东本地人不多。

以镇江为驻扎中心,江浙总督高庞发布了没收满清朝廷一切财产的公文。

江苏紧挨着山东,江苏巡抚孔不更给高庞的公文中表示,江苏已经公布了没收所有满清官员土地的命令。在杭州的浙江巡抚龚宇则表示他那边也准备开始动手。希望高庞做好随时出动军队镇压反革命的准备。

华夏朝廷已经占据了杭州满城,从杭州到镇江非常近,送信不过两日。此时满城外已经大票人求见‘杭州老乡’龚宇。

龚宇父母就是杭州人,只是后来前往安徽做买卖。听闻龚宇老爷荣归故里,满心惶恐的杭州地方士绅当然得前来拉拉家常。

作为浙江巡抚,龚宇召见了这帮人。士绅目的十分明确,也不藏着掖着,众人先表示坚决支持龚宇没收满清财产的决定。却对没收满清官员土地的命令提出了些质疑,“巡抚大人,官员的土地能否宽容些。”

“华夏已经光复,满清乃是贼寇。哪里见过允许贼寇留着抢来的东西。若是答应这么做,岂不是说贼人的贼赃来的合理合法么?”龚宇毫不留情。

前来求情的这帮人也知道这样的事情不现实。见龚宇态度强硬,只能说道:“老爷,若是把地收了,那些人的家人又该如何生活?”

“朝廷留他们性命已经是仁慈,想活下去的办法多得是。我便给他们指一条明路,前去投奔满清,又能全了他们名节。岂不美哉。”

士绅们眨巴着眼睛左看右看,心中盘算着局面。龚宇索性把话说得更加直白,“一般来说,新朝初立,当斩杀旧朝官员立威。而满清乃是蛮夷,更要杀从贼的汉奸。不过我不太想大开杀戒。他们交出土地,就可以走人。我绝不拦截,更不会半路追杀。他们带着自己的东西离开,我不会难为他们。”

士绅们想尽办法阻止,“既不愿意难为他们,何不允许他们归顺?”

龚宇冷笑道:“我们华夏朝廷进入江浙之前投降,那叫做归顺。现在我们自己打进来,他们再投降。哪里有这等好事。你们回去告诉那些人,赶紧走,我不会为难他们。若是他们以为我没力量收拾他们,想留在本地为满清当内应。可是打错了算盘。”

开完这场会。龚宇连着三天一直没什么大动作,只是派出人马整顿仓库,联络乡间穷苦。

第四天晚上,满城外突然聚集起许多人大声聒噪。同时城内也有许多人抹黑上了街,跑到其他地方就开始举起火把四处放起火来。

然而不等事情闹大。华夏军已经从满城中杀了出来,开道的竟然都是本地人,他们敲着锣,用杭州本地化大声喊着“众人不要出门,上街者格杀勿论”。

不仅冲到街上的人都这么喊,更是这么做的。那些拿着刀枪与少量火器的贼人遭到正规军无情的诛杀。

从天黑杀到天亮,街上再无任何正规军之外的活人。然而正规军并没有停手,开始挨家挨户敲门入户,搜捕半夜逃入这里的人马。

此时杭州百姓才发现,不知道何时的杭州城内已经有了数万人马。华夏军的数量远比想象的要多得多。

亦舒读书推荐阅读:把后宫当成副本春秋鲁国风云华夏先祖屹巅峰三国:从篡夺江东基业开始爆兵:我爆兵吊打列强很合理吧水浒,我在梁山开网吧!大明:我朱祁钰不是代班皇帝!大辽之从监国之路开始靠复制,带领帝国崛起明末:我在鼍龙沟,打造战争堡垒三国:我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三国之黄巾神将史上最强练气期方羽上唐小柔楚汉战争重生之铁血战将庶民崛起铁血大明汉宫秋我有一个名将系统随风遗留抗战之大国崛起海上升明帝红楼野心家新贞观造反录贞观清闲人武道丹帝叶炎云飞雪沙雕网友援北伐特种兵之诡刺东朝英雄传三国全是我岳父,这仗该如何打?三国之袁氏天下三国我在许都开酒馆穿越,恶毒奶奶要烧死我天价傻妃:娶一送一穿越水浒收好汉重生夏侯,从街亭开始精灵之最强道馆训练家抗战观察者三国从杀入长安开始邪龙狂兵开会神游:书写不一样的三国人物唐时月强横废太子带着神级系统到大唐,我不狂谁狂一秒一两白银,朕用钱来拯救大明!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老爹入赘王府,郡主姐姐宠我如命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秦朝历险记三国之龙腾幽州,开局三千骑兵
亦舒读书搜藏榜:朱由校:朕再也不做木匠皇帝统计大明开局灭楚:寡人十三子有大帝之姿崛起的家族岁在甲子,诸侯争霸我插黄巾旗三国:与曹操拜把子荡宋荣耀大中华蜀汉权臣媚娘,我是假太监,你还让我侍寝纯情小妞很霸道幼儿老师闯异界三国之吕布天下毒医风华,盛宠太子妃绥阳水浒:官家,求求你别怂了我在曹营当仓官明末:我有金手指,可横扫天下!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国士无双:从皇后寝宫开始签到三国之周氏天子燕颂公主别这样,有人看着呢龙主三国晚明海枭最强武装:我在列强世界杀疯了召唤之极品太子爷三国之巅峰召唤秦昊全文完整版把后宫当成副本舌尖上的大唐穿越红楼:开局有点苟我,李家庶子,一拳轰趴李元霸大明:我朱祁钰不是代班皇帝!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观历史放映厅从大秦开始大明锦衣卫:我有一枚缉恶令人在三国,横扫诸天天才神医宠妃琅琊榜史料本:筹谋十二年签到在红楼妃朕莫属大明:开局朱元璋逼我结拜朕真的不务正业大唐:我成了玩家眼中的bug寒门布衣,开局打猎养活小娇妻革秦寒门崛起笔趣阁极品帝师大明成化:开局先干掉亲爹朱叫门
亦舒读书最新小说:花屋湘军传奇天幕:刷朱棣自白,老朱红温了!朕都要殡天了,你叫我赢在起跑线?娶个前朝公主,让我复国吗?穿越三国当吕布我全点了谋略太子城传奇穿越古代儿孙满堂白话三国志穿越大乾:从打猎喂饱老婆开始至尊文抄公:我在古代当书生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东周策侯府庶子:最强锦衣卫,只手遮天!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洪荒历:我的兄弟叫大禹大明:最后的咸鱼太子召唤天下!从流亡公子开始崛起守史人:三千年归墟纪重生:从废太子到千古魔帝重生大乾:深山打猎爆宠小娇妻让你猎山赶海,你咋就黄袍加身了?罗马暴君:我用京观堆出个帝国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我当了七个国家的驸马小强逆袭记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开局死囚,我杀穿天下穿越后分了三个寡妇,不领犯法让你当皇帝替身,你干成了千古一帝?汉末听雨大唐:李老二你那个位置我瞧不上水浒:你一卖炊饼的,百万兵甲?重生之项羽崛起逐鹿乱世,我靠医术喂饱全家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大秦:寒门小娇妻我在原始时代当大佬!太子爷:开局被皇后被刺末法时代,一道光穿越灵魂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开局卖身葬母:我成了至尊小书童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大梁辽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