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舒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在自新路副食店白站了半个多小时,看过了两场热闹,洪衍武和陈力泉就出来了。

没辙,别说屋里的味儿不好,也人多眼杂。再耽搁下去,一点儿机会没有,纯属浪费时间。

何况那个当初难为过洪衍茹,被洪衍武揍过的小子也在,真要被他认出来更没意思。还不如去别的地方碰碰运气呢。

于是乎洪衍武和陈力泉就在大门口背风的地儿,各自点了根烟,碰着脑袋合计上了。

还别说,俩人的想法不谋而合,都说家门口附近就别看了,不如干脆直接奔大地儿去吧,或许还能有些收获。

他们这里所说的“大地儿”,其实是指当年京城最大的四个菜市场。也就是指分占京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东单菜市场”、“西单菜市场”、“菜市口菜市场”和“朝内菜市场”。

这“四大菜市场”是京城二商局下面最高级别的销售点,不同于普通分片副食店,全城居民都能凭不同区域的购物本在这四个菜市场买东西。

那么当然了,在这几处地方,每年春节前夕排队的人也就最多。

而为了应对这种局面,京城二商局不但要求店方延长营业时间,在货品的供应上也会优先满足。甚至还会调拨一些市面上难得一见的稀罕商品在市场上销售。

比方说冬季里的“蒜苗”、“韭黄”这样的细菜啦,“核桃”、“榛子”、“板栗”、“胶枣”这一类的山货啦,还有活鸡、活鸭、活鱼、冻虾之类的。

而这些计划外的东西,因为数量过于稀少,难以覆盖全市,一般无需用票,但价格却也昂贵的出奇。在寻常百姓眼中,这些东西无疑是颇为“鸡肋”的商品。往往只有高官和家底厚实的人家才享用得起。

可恰恰也正是因此,像洪衍武和陈力泉这样“腰大气粗”的人,那倒真是值得去碰碰运气。

不用说,从距离来看,“四大菜市场”中显然是“菜市口菜市场”最为方便。于是二人再无犹豫,掐灭了手里的烟后,直接就冒着寒风杀奔了位于“鹤年堂”西边的目的地。

说到这儿,或许有些人还在一直纳闷。他们大概是想问问,说京城的四大菜市场里不是应该有个“重文门菜市场”吗?可从没听说有什么“菜市口菜市场”呀?

嘿,您要这么想那还真就错了。

这里有必要特别说明一下。实际上,在京城的四大菜市场里,当属老大哥的,还就是这个“菜市口菜市场”。

因为它最初叫做“广安门菜市场”,成立于光绪三十二年十月初一(1906年11月16日),是京城最早的一家官立菜场。后来1956年时更名为“菜市口菜市场”,直至1993年,广安门内大街改造时才被拆除。

此外,它还是所有“菜市场”中唯一兼营批发业务的,一直是作为京城南北各区的蔬菜集散地存在,就跟现在的“新发地”似的。

同时,由于距****聚居的“牛街”较近,该场为此还特设有牛羊肉、熟肉、豆制品等清真食品专柜。并设有肉食、蔬菜、干菜、海味、水产、禽蛋、调料、烟酒等专柜。

要是综合考虑,除了营业面积受限在八百平米之内,比其他菜市场要小一些,论功能性,“菜市口菜市场”倒应该是当时“四大菜市场”里最全的一个。

相比较,“重文门菜市场”可就是绝对的“小字辈”了。

这个“后起之秀”1976年才正式开张,而且八十年代之前的作用还仅限于服务于菜市场附近的居民。此时远不能和“菜市口菜市场”相提并论。

后来也就是因为“菜市口菜市场”给拆除了,它自身也经营的不错,才会取而代之凑上了这个空缺。

总之说了归齐,在这个时期,“菜市口菜市场”的地位和作用还是首屈一指,无可替代的。

应该说,洪衍武和陈力泉打得盘算确实没错。当他们到达“菜市口菜市场”之后,发现情况果然要比副食店里好一些,毕竟是地方大多了,再说也不能样样东西都有人疯抢。

其实当年凡是排大队形成抢购潮的,无非也就是那几样价廉物美又必不可缺的大众商品。

首先是豆腐、豆制品和粉丝。只要一来货,所有排队的人保准儿放弃当前的目标,一股脑涌过去,一小时之内就能抢购一空,大家这才有心思去排别的。

其次就是花生瓜子了。当时的花生、葵花子属国家统购统销的油料,要出口换外汇。京城人能在市场上见到花生,惟有过春节的时候。

这是一年一度的念想,已经不是一个好吃不好吃,或是否能用别的东西来替代的问题了。

所以谁家要是万一没排上,不说相当遗憾,就说失望的孩子们跟大人闹起别扭来,这个节也就过不好了。

再往后排,那可要属禽蛋类了。无论鸡蛋、咸鸭蛋,还是包着一层土的松花蛋,因为太过稀缺,哪怕凭本也是乌泱乌泱的队伍。何况鸡肉相较猪肉、牛羊肉还要廉价一些,过年炖上一只十分的实惠。当然,这是指冷冻的光鸡,而不是活鸡。

论到最后头,那就是三毛八一斤的带鱼、四毛五一斤的黄花鱼和带着骨头,一条子一条子的冻肉了。

这些东西要买得晚了,带鱼恐怕就只能买两毛五细条的了,黄花鱼没准就卖光了。最关键的是冻肉可就没肥的了。

说起来在这一点上,肉食的审美和今天截然不同,当时大家都不爱要瘦的,因为肥肉可以炼“板儿油”,能有效补充家庭油料的短缺。

反正简短截说吧,由于当年的菜市场布局较为固定,中间空地放置最重要的肉案、鱼池、活禽和蔬菜,其他次要柜台都是绕着一圈的摆。

所以洪衍武和陈力泉所看到的场面。就是从菜市场中央长龙似的排出来四条队伍,有的一直排到了菜市场门口一里多远的位置。

让人民群众翘首以盼的品种也不出意外,就是花生、瓜子、禽蛋、鱼类和肉食。至于其他的柜台虽然也有人购买,但不必大排其队,基本属于正常中较为繁忙的状态。只要不往中间挤,流动性还不赖。

当然,特别清闲的也有。在菜市场的东北角落,除了已经销售一空的豆制品柜台,那就是挨着它的烟酒罐头柜台了。这是因为罐头属于高价奢侈品,问津的人少,好烟好酒这里也没有,想要买有票也得去西单商场和百货大楼这样的大地方。

等看清楚了形势,那就该付诸行动了。

进了大门之后,洪衍武和陈力泉绕着圈儿转,花了一个多小时几乎把整个菜市场横扫了一圈儿,应该算是小有收获。

他们先是在咸菜柜台花四块钱买到了两瓶子罐装腐乳、两瓶韭菜花和两瓶虾酱。然后又在调料柜台买了两瓶两毛九的特级酱油。

跟着,又在熟食柜台花了二十五块钱包圆了仅剩的五斤高价“广式香肠”。再然后又在干货柜台花了小三十块买到了十五六斤的黑、白瓜子、榛子、松子和黑枣。

这样一来,他们穿梭在菜市场里的身影,渐渐就成了不少顾客和售货员瞩目的焦点。

其实倒也不是有多少人真的见证了他们不吝金钱的“爆买”场面,关键时他们买的东西可都是不要票,顶昂贵的货色。那红灿灿的香肠,品种多样各色干果被他们拿在手里,实在太过招眼,想不被人关注都难。

不过说到底,真正引起了一场骚动的,让他们出了一次小风头的,却是他们在蔬菜柜台的购买行为。

当时,陈力泉份外惊喜地发现,比较冷清的蔬菜柜台上面,竟能看到一小堆鲜灵灵的“荸荠”和四五捆“韭黄”,柜台背后的货架子上,也有五六十个苹果和橘子。

于是他马上就指给洪衍武看。等到俩人挤过去一问,再听说这些东西都不要票儿。他们高兴得连价儿都没问,就二话不说要把这些东西都要了。

这下可好,此言一出,别说周围那些顾客了,就连售货员都张大了嘴。全以为是听错了。

后来直待洪衍武催了好几声,售货员战战兢兢把价格都报了一遍,见他们仍旧坚持,才敢拿东西上称。

或许有人该奇怪了,怎么这么大反应呢?夸张不夸张啊?

跟您这么说吧,还真一点不夸张。

因为在当年季节分明,冬天是冬天,夏天是夏天。过季的东西一般看不见,冬季除了大白菜,便萝卜,胡萝卜以外,什么其他的菜也没有。能吃一口鲜嫩的太不容易了。

就这点“荸荠”和“韭黄”,一个是靠人工冰水中去采摘,一个是放在炉火屋子里培育的。整个京城拢共不过五百来斤,刨去特需供应的四百斤,剩下一点才给四大菜市场分了。所以销售价格是高达十五块一斤的天价。

那么说到水果呢,苹果、橘子应该很普遍了吧?总不至于也这么宝贵了吧?

当然也不是了。其实从“运动”开始,全国水果种植面积就呈逐年下降趋势。整个七十年代,京城郊区和外埠调配的总量,也就勉强够维持特需供应的。因此六七十年代的孩子们很少能吃到真正的水果,基本都把西红柿,“心里美”萝卜和白薯当成水果吃。

何况当年冷藏条件也太过落后,根本就没什么冷库。要想把一点水果留存到冬季更难,唯一的办法就是效仿解放前的老传统。

在每年苹果,橘子上市前,二商局得专门派人到京郊的果园去。选用一些特别好的,靠过去“果局子”的老把式,先不伤绒毛地从树上“摸”下来,然后再塞进能放三百个苹果的大瓮中,最后放进京城不多的几处冰窖中保存起来才行。

所以就这如今看起来很普通的苹果和橘子,价格也是高至十块一斤,那是正常季节一整筐的价钱,根本不是普通人家敢于问津的。

说白了吧,洪衍武看上的这些东西,那这就和解放前,寒冬腊月花大价钱吃暖洞子里的黄瓜一样道理。这些东西要加一起还了得?谁也没见过这么买东西的呀。

果然,最后总共一统计,“荸荠”和“韭黄”加起来十一斤三两,苹果和橘子二十二斤半,总共合计三百九十四块五,比如今的价码都贵。

当然,售货员一报出价儿来,附近的顾客都惊动了,没排队的立刻就把蔬菜柜台给围上了。谁都想看看是谁这么大手笔,干出这么惊世骇俗的事儿。而且到底最后能不能掏出这么多钱来。

可没想到洪衍武还真是个“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半筐”的主儿,他就在众人前“咔咔”一点票子,眉头都不皱地把四十张大团结就掏出来了。

然后他在售货员极其复杂的眼神里,拿过了找零儿。二话不说,马上一拉陈力泉,提起东西就走。

怎么这么急啊?

嗨,他也不傻,再待下去他就快成动物园里的猴儿了!真要让人怀疑起他的经济来源来,又是个没必要的麻烦!

果然,他们还没走出多远,拉在后头的那些围观群众里就有人连叫带嚷地议论上了。

“妈的,哪儿来的败家玩意啊,敢这么花钱,不过日子啦……”

“嘿,大官儿家里工资高呗。你没看那一身警服是新的,还穿着皮鞋呢……”

“啊?是高干子弟?那跑咱们南边儿干嘛来了?这不是跟咱穷老百姓臭显摆嘛……”

“行了行了,少说两句吧。我看,人家是给单位代购的呢,普通人哪儿有这么多钱?再说了,人家吃人家的鲜货,咱吃咱的大腌儿萝卜,又能怎么样?小老百姓知足就好……”

“对呀,甭眼红,至少人家还花钱了呢。不像我儿子单位的厂长,走到哪儿都是凭条子白拿……”

亦舒读书推荐阅读:重生八零小福星重生圣女:王爷帮我个忙呗大腕崛起华娱之开局给周董上上对抗四合院:别劝了,在劝我就无敌了极品最强大少高武,我在慢慢变强从拍情景喜剧开始穿书后,疯批反派他非要宠我原神,但是真实世界破产五年后,美女总裁找上我韩定食(韩娱之我的会长大人)林想的重生日子绝世神偷:废柴七小姐神秘顾爷掌上宝幽幽情丝三千泪接警扫黄却抓了妻子老刑警重生,谁敢不服?上神来了重生七五之年代红利透视神医在都市农家小旺媳重生八四,风流少年做大亨盛世凰谋:天妃穿越后我凭读书拯救世界混在RM做演员豪门隐婚之闪来的爱妻全能千金成了迟爷的心尖宠重生1963,从逃离洞房开始从蓝银草开始名门婚爱,高冷老公太任性错觉:弃少原来是潜龙娱乐:一首小苹果,大蜜蜜送上门王妃是妖界老祖宗,得宠着!傻汉子钟情三十八重回80当大佬收起悲伤!我缉毒警打拼在娱乐圈文娱:我就是资本,你拿什么争?最强赶海王我,钓鱼佬:上来的鱼超值钱雾都侦探情满四合院之碧霞元君四合院太子爷之我舅是易中海五十年代开局:打猎养娃撩妹斗禽一个人的无限游戏糊涂小神经傲娇总裁,你好!暗恋多年的邻居少女突然向我表白欲也刚刚重生就与病娇接吻?
亦舒读书搜藏榜:我把家乡打造成人间仙境一品靖王妃战神叶君临李子染最新穿越之直上青云炒股:一万开局,一年赚了一个亿近身兵王总裁狂霸拽:债主大人太小气狂妻入怀:大牌弃妇不好惹穿书七零,嫁糙汉老公吃公粮超时空交易:我的任意门去万界诸天万界聊天群之我是神女神验梦引爆宇宙乾坤满级大佬入赘了大佬上恋综靠发疯整顿娱乐圈爆红锦衣卫的自我修养奶包四岁半,十个哥哥团宠我!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校花请自重,我只是在教你修仙!金榜降世开局百倍修炼速度拥有白银超人实力的我化身祖国人重生之王爷偏偏要娶我赘婿凶猛从复读开始的世界首富特战狂枭超级异界群悍妇难为不好意思,我召唤灵全是华夏神明我家的末世少女摄政王的小可爱四岁半一天能跑几单?要看今天的投诉量重生之鬼怪电梯学姐贵为天女,怎么总想吸我血江少你的戏精上线了官路丽人行爱住不放,首席总裁不离婚我在三甲医院当神医都市之狂龙战神反派:从主角漂亮妈妈开始我从2009开始绝天武帝御宝乡村绝品神医诡秘复苏,我直播灭了禁区盗墓:百年后才知道她哥原来是他蜡笔小新:日娱漫画家从不休刊卿羽无殇神豪从抖音开始我名为影,序列第一,君临首席四合院:老婆孩子暖炕头世纪风口
亦舒读书最新小说:错乱未来二战过后,我在南洋建国穿越成为首富之子,体验人生百态高武:闪婚校花,躺平就变强星月落,难许卿病娇青梅心机太深了,根本跑不掉谁言华夏无神器?开局觉醒轩辕神剑!扎纸匠弱?开局睁眼关公,吓晕重生女帝咸鱼大佬之修炼也科学出狱被断亲?幸好我无敌了!知道真相后,我的大小姐哭惨了你要出轨白月光,女神追我你哭啥徒儿,饶了五位绝美师父吧我就是个道士,绝对不是特务贱哥有刀民国第一悍匪东南亚风云之西港往事系统送我AI,全世界的钱随我花重生八零,别人啃树皮,我家顿顿有肉修仙:收你当小弟,你却想上位?重生61,我带了一座军火库粤语诗鉴赏集鸿图:从选调生开始平步青云重生1977,御兽打猎发家致富相亲遇到鬼,我用黑童话杀疯了系统任务太阴间,校花求我骚扰她!开局迎娶鬼新娘,749局找上门开局被授予国士回到学校当新生带着乾坤壶,重返饥荒年被困女子监狱五年,出狱即无敌神豪:万倍返还,美女太主动了被迫成换血工具,我成了绝世修罗艳遇风暴:席卷男同胞高武:愤怒就变强圣医下山:前妻妹妹倒着追重生1975,大山都是我的宝库重生1977:我靠赶山养活妻子一家官场:由水库溃坝开始官灯官场:重生后我无人可挡诬陷家族叛国,我带五位嫂子逆势崛起!飞升管理员活下去:兄妹逆袭传奇故事建设文明村,请问七级文明够不?律师:这兽首偷的?这分明是捡的休夫当日,整个国公府跪求我原谅被污蔑当天,我反手觉醒鉴宝金瞳我,发丘天官,莽在怪谈国度卡BUG自深渊而来,只为屠神冰刃初锋:00后刑警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