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舒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亦舒读书 >  蜀臣 >   第102章 北驻

暮冬,十二月。

劳顿了一年的黔首百姓们,杀豕备祀,欢腾着除夕将至。

连续数年的丰收,让他们觉得这几年官府的徭役颇多,却也不失为好年景。

生来为黎庶嘛,一心祈盼的,乃是温饱能继。

苦一点,熬着熬着便过去了。

唯一让他们牵挂的,便是那些征发为士卒、刚刚赶赴汉中郡不久的子侄,是否安好?

衣食尚称心否?

习惯汉中军营清苦与否?

还有,那衣裳及鞋履足衣若破损了,会自己缝补否?

等等。

自从今岁巴蜀各郡县秋粮入库清点毕,巴蜀各部将士便陆陆续续的,赶赴汉中郡驻扎了。

而先前在汉中戍守的士卒,也轮休归来,明岁再随丞相再往赴。

虽说今朝廷并无消息,声称丞相诸葛亮会去汉中驻扎。

然而,十月时,进驻汉中的第一部兵马,乃是征南将军赵云亲自率领的。

一直戍守京畿内外的征南将军都过去了,北伐那肆意屠戮百姓、掳掠黎庶妻女供士卒淫略的逆魏,时日还遥远吗?

而北伐逆魏,举朝廷上下,除了丞相亲往,孰人能号令诸军?

正步履缓缓往宫禁而去的郑璞,则是早就得到了调令,待开春后的正月十日,便率军启程赶赴汉中,进驻沔阳县。

且,他如今所领的兵马,增为两营。

山贼张慕降伏,丞相授予他军司马之职,从群寇中挑选了三百人为卒,归入玄武军。

权当是嘉郑璞劝降、为国增户之功。

而另外百人,则是李球的部曲。

八月时,南中再叛悉数讨平,朝廷录功萌庲降都督李恢一子侄入朝为郎。

而李恢上表谢恩推辞,声称昔日见傅佥年少从征,他侄李球年已过十五,有心慕之。请命朝廷恩准,让李球领建宁李家部曲百人,为国随征!

如此忠君报国之举,丞相大为赞赏。

又得闻李球与傅佥再南中时,颇为相契,便将李球遣入了郑璞军中,领职为假司马。

值得一提的,乃是郡都尉张嶷。

郑璞归来成都之时,述职于丞相,还多嘴了一句。

曰:“璞迁绵竹贼寇老弱出山林,得都尉张伯岐相助,见其有马太守之风,故方知先帝为何曾言,巴地不乏贤才也。”

先帝刘备叹巴地不乏贤,自然便是赞赏马忠的那句“虽亡黄权,复得狐笃”。

是故,素来重视擢拔后辈的丞相听闻,便对张嶷兴趣大生。

令人将张嶷履历、过往事迹以及为人细细了解后,便执笔一挥,录勤勉之功迁为牙门将,扔进了郑璞军中,补填了赵广被调任为骑督,少一副职之缺。

为此,张嶷转职上任时,还大礼拜谢郑璞的举荐之恩。

寒门出身、性情慷慨壮烈的他,向往的是随军征伐觅功勋,而不是戍守颇为安宁的蜀地,终日在城墙上迎接日升日落。

尤其是,他年齿已过而立之年了。

人生苦短,丈夫建功立业当朝夕必争,又有多少岁月可蹉跎?

然而,他有所不知,郑璞见他被丞相遣来玄武军时,堪称喜出望外。

与霍弋同行于道时,还失言嘱曰:“张伯岐来任职,绍先当勉之!此人勇武及胸中韬略,可与绍先比肩!可莫让功勋被他后来居上!”

如此评价,霍弋当即肃容。

身为将门之后,以才学与韬略而论,他堪称大汉朝廷后辈中佼佼者。

仅诸葛乔,以及关张赵等寥寥数人可比肩。

若问他自认才学不如者,唯有郑璞也。

如今,郑璞竟声称,张嶷之才竟不亚于他,安能不令他惊诧?

只不过,自知失言的郑璞,并没有解释太多,随意敷衍几句便将此事揭过,徒让霍弋激起了满腔斗志,欲与张嶷竟比高。

嗯,他们二人相伴入宫,乃是天子刘禅之命。

即将满十三的傅佥,以即将随征入驻汉中为由,请天子恩准行冠礼了。

而天子也借此由,邀请前来观礼者,皆是少小亲近之人,如尚有诸葛乔、关兴以及张绍等,亦算是给将去汉中之人践行吧。

冠礼仪式,天子以傅佥少孤,特命郑璞以先生身份充当加冠者,张绍充当大宾祝词。

至于为何不是亲自任之........

乃是傅佥尚年少,心性未定,不可恩宠太过。

以免建长后,心生骄横恣睢。

虽说以傅佥如今的性情来看,此种可能性不大,然还是防患于未然吧。

且,天子为他在宫中设宴冠礼,已是人臣之隆恩,亦是嘉勉他乃忠烈之后了。

步至宫禁应天门处,早有禁卫恭候。

待被引来之处,依旧还是那池畔小亭。只见此处席案皆已铺张,冠礼所需之物被宫人捧在手中,伎乐已然在侧。

且诸葛乔及关兴等人,竟比他们更早至。

见郑璞及霍弋至,诸葛乔便先笑着打趣,“郑督军身为加冠者,安能如此之迟邪?委实无良师之风也!”

“此言差矣!”

步前行礼,郑璞亦然作谑,言道,“若非我来得晚,如何彰显诸位之勤勉邪?”

“哈哈哈~~~”

众人不由大笑。

少时,天子刘禅及张皇后,在宫人拥簇下而来。

一番见礼罢,天子与众人略作寒暄,便让伎乐起,开始冠礼仪式。

先加缁布冠,次授以皮弁,最后授以爵弁。

郑璞依着礼仪流程,依次将各种冠加上傅佥的头上;而正襟危坐于地的傅佥,每次受冠,皆要叩首以谢。

充当大宾的张绍,则是最累的。

每一次加冠时,他都要大声朗诵一段长长的祝词。

最后,加爵弁毕的郑璞,肃容戒言赐字,“佥者,皆也,众也。取三人成众,赐汝字为‘公渊’。渊者,深远也,聚之源也。望汝日后为人行事,莫忘方寸之善,莫负汝先父忠烈之源。慎之慎之。戒之戒之。”

嗯,此表字乃是天子亲自定的。

若郑璞来取,恐不会如此简.....嗯,如此“文雅”。

“佥,谢先生赐字!”

傅佥叩首而拜,随即给天子及皇后行大礼,团团给冠礼者图作揖。

礼成,众人皆入坐,欢笑与宴。

一番觥筹交错,各叙久别事由,又以赏舞、投壶、射术等助兴,让时间飞逝。

只不过,宴会尾声时,一直鲜少出声的张皇后,竟对郑璞发问,“郑卿,孤平日在宫内,常闻陛下赞卿才学甚嘉,孤心奇焉。今恰逢其会,不若卿为孤解数疑,可否?”

咦,为何忽然要考较我?

闻言,郑璞微怔,眸露讶然。

尚未出声答复,上首的天子便抚掌大笑,“皇后有疑,郑卿不可推辞!若答不出来,便罚酒一盏!不过,郑卿,莫说朕不作提醒,皇后自幼知书达理,先帝亦曾盛赞之!哈哈哈~~~~~”

众人得闻,亦然作欢颜,好整以暇待郑璞言对。

郑璞不由一阵苦笑。

旋即,于席上拱手作礼,恭声而应,“皇后若不以臣愚钝,还请问之。”

“善!”

张皇后明眸一闪,莞尔而问,“郑卿,陛下尝与卿出游,谓见黎庶之艰,方知仁之意。孤所疑者,乃何为仁君邪?”

“回皇后,乃克己,恤力民。”

甫一闻问,郑璞便径直而答,“夫《荀子·王制篇》有云:‘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是故,臣窃以为,仁君者,乃摒己之欲,而恤民之力耳。”

“善!”

张皇后颔首,却又紧着加了句,“郑卿以为,何为明君者?”

“回皇后,乃知人,且善用。”

再次不假思索,郑璞便朗声而道,“夫《淮南子·兵略训》有云:‘若乃人尽其才,悉用其力。’是故,臣窃以为,明君者,取众人之长,尽其才耳。”

“大善!”

不等张皇后再问,天子便拊掌而赞,还举盏邀众人共饮了一杯。

只是,放下酒盏后,他却循着张皇后的话题,继续发问,“今逆魏荼毒百姓,当以王师伐之。然,兵事多烦,黎庶必劳苦之。朕虽欲为仁君,又如何恤民力邪?”

连忙放下酒盏,郑璞拱手作答,“回陛下,昔日振威将军据巴蜀时,素有仁德之名,且寡兵事,然而民思乱者十户有八。今益州虽疲敝,然丞相却能使民皆无怨言。其中缘由,还请陛下思之。”

此次,天子没有再赞,反而侧头而问,“皇后以为,郑卿此言,可乎?”

眨了眨眼睛,张皇后笑颜潺潺,“回陛下,郑卿乃狡言耳!当罚之,让其再答之。”

“然也!”

顿时,天子开怀大笑,“郑卿竟作狡言耳!当罚之!哈哈哈~~~~”

“当罚!”

“当罚!”

与宴众人,亦然喜笑盈腮,大声起哄。

亦让郑璞啼笑皆非,只得自满一盏,一饮而尽。

拱手再度作答,“《论语》有云,‘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陛下若使民无怨,当效仿丞相执法严明公允,赏必行,罚必信耳!”

“善!”

嬉闹得逞的天子连连颔首,略作思虑,又再度发问,“郑卿,朕且再问你,朕若........”

言至此,却似是思及了什么,扼住话语的天子忽然莞尔而笑,摆了摆手,“罢了,朕就不苛郑卿了。若朕问如何为明君之道,想必郑卿之答,乃是劝说朕效仿先帝之行也。”

“谢陛下体恤。”

.....................

少顷,宴罢,各自归去。

张皇后离去后,并没有与天子同归禁内,乃是折道与张绍共同归去了张府。

而正堂内,夏侯氏已然等候好久,见张皇后至,不等她出声,便步来前执手催声,“那郑家子为人,尚可否?”

“阿母,郑卿乃佳人也!”

张皇后眸绽喜色,“才学与仪表,皆可乃阿妹良配。”

顿时,夏侯氏便长舒了一口,喜笑盈腮,“如此甚好!如此甚好!”

只不过,少顷,她又蹙眉作苦恼,“只是,我曾听闻那郑家子性情刚愎,且睚眦必报,不知传言有误否?”

“阿母,此事倒是不知。”

微微摇头,张皇后言道,“不过陛下常称赞郑卿,丞相亦器异有加。且大兄不是声称,郑卿为人坦荡吗?”

“嗯,文容书信种,确是如此断言。”

正说着,一记欣喜之声,打算了两人的叙话。

“咦,阿姊归府啦!”

只见张家小女额头见汗,手里还提着一把长剑,从庭院疾步而来,满脸喜色。

虽年方十一,身长竟与张皇后相近矣。

待到跟前,见夏侯氏满脸欣慰的看着自己,不由再度俏生生的发问,“阿母,为何如此注目于我?”

张皇后掏出丝绢为她轻轻拭汗,眉目弯弯而问,“阿妹,知那作新字书的什邡郑郎否?”

“什邡郑郎?听闻过。”

“大兄与陛下皆有意,让他成为张家之婿。”

“啊~~~~”

一声惊呼,手中长剑亦然落在了地上。

对此,归去督军收拾行囊,准备北去汉中的郑璞,自然是不知的。

建兴五年,公元227年,春二月。

丞相诸葛亮率诸军北驻汉中,临发时上疏天子刘禅。

劝天子亲贤臣,远小人,奋发先帝之风。自身誓图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春三月,至。

巡营治戎讲武,促军民屯田积谷,督军械署修缮刀兵,半日不得闲。

且大肆遣细作入关中、陇右之地,打探逆魏军情,探知有那些羌胡部落可以策反,可为分散逆魏兵力之用。

令汉中各部将率为之侧目的,乃是丞相巡视各地时,竟让郑璞随行。

如此待遇,不管是常与丞相昼夜谈论军计的马谡,还是年少便有异才的关兴,抑或者是身份特殊的诸葛乔,都没有殊荣。

是故,年纪轻轻的郑璞,一时之间成为各部将率,私下揣测嚼舌最多的人。

郑璞自身,荣幸不已时,又有一丝感慨。

他真正履行了一次,书佐的职责:起草及缮写文书。

只不过,他如今兼领的相府僚属职,在岁初领军来汉中时,已然转为主簿了。

且,丞相让他随行在身边,并非彰显深为器异的殊荣,抑或者是冀望言传身教让他多加历练建长。

乃是因昔日他与张苞论出兵之断。

嗯,逆魏今岁开春以来,便有些不顺。

亦舒读书推荐阅读:春秋鲁国风云华夏先祖屹巅峰三国:从篡夺江东基业开始爆兵:我爆兵吊打列强很合理吧水浒,我在梁山开网吧!马前卒煮酒点江山大明:我朱祁钰不是代班皇帝!大辽之从监国之路开始靠复制,带领帝国崛起明末:我在鼍龙沟,打造战争堡垒三国:我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三国之黄巾神将史上最强练气期方羽上唐小柔楚汉战争重生之铁血战将庶民崛起铁血大明汉宫秋我有一个名将系统随风遗留抗战之大国崛起海上升明帝红楼野心家新贞观造反录贞观清闲人武道丹帝叶炎云飞雪沙雕网友援北伐特种兵之诡刺东朝英雄传三国全是我岳父,这仗该如何打?穿越,恶毒奶奶要烧死我天价傻妃:娶一送一穿越水浒收好汉重生夏侯,从街亭开始我的第三帝国抗战观察者三国从杀入长安开始邪龙狂兵开会神游:书写不一样的三国人物唐时月强横废太子带着神级系统到大唐,我不狂谁狂开海一秒一两白银,朕用钱来拯救大明!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老爹入赘王府,郡主姐姐宠我如命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秦朝历险记三国之龙腾幽州,开局三千骑兵
亦舒读书搜藏榜:朱由校:朕再也不做木匠皇帝统计大明开局灭楚:寡人十三子有大帝之姿崛起的家族岁在甲子,诸侯争霸我插黄巾旗三国:与曹操拜把子荡宋荣耀大中华蜀汉权臣媚娘,我是假太监,你还让我侍寝纯情小妞很霸道幼儿老师闯异界三国之吕布天下毒医风华,盛宠太子妃绥阳水浒:官家,求求你别怂了我在曹营当仓官明末:我有金手指,可横扫天下!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国士无双:从皇后寝宫开始签到三国之周氏天子燕颂公主别这样,有人看着呢龙主三国晚明海枭最强武装:我在列强世界杀疯了召唤之极品太子爷三国之巅峰召唤秦昊全文完整版把后宫当成副本舌尖上的大唐穿越红楼:开局有点苟我,李家庶子,一拳轰趴李元霸大明:我朱祁钰不是代班皇帝!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观历史放映厅从大秦开始大明锦衣卫:我有一枚缉恶令人在三国,横扫诸天天才神医宠妃琅琊榜史料本:筹谋十二年签到在红楼妃朕莫属大明:开局朱元璋逼我结拜朕真的不务正业大唐:我成了玩家眼中的bug寒门布衣,开局打猎养活小娇妻革秦寒门崛起笔趣阁极品帝师大明成化:开局先干掉亲爹朱叫门
亦舒读书最新小说:谍战之我能危险预警穿越,我能在古代和现代自由来回穿越三国,我成为了张角从成为悍匪开始重生回到家破人亡前,从赎罪开始短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红色震撼!狗肉换江山:创业吧!刘邦三国野史!三国伏生志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寒门科举小懒娃大乾边关一小卒乱世称王:为嫂逆袭逐鹿中原开局造反,先杀皇太孙我穿越来有八十万王军不过分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老陈家祖地冒烟出状元了三大征开局和万历一起改革大明寒门小郎中太子妃今天又在演我!逐我出族?反手医圣震惊朝野!我在美利坚当兵王乱世枭雄,打猎养老婆开始启龙图:我在敌国当皇夫摄政王红楼:混在锦衣卫里财色兼收放弃出轨长公主,改选青梅世家女女帝爱上胖流氓汉节我就上山打个猎,你让我争霸天下?手握十万精兵被赐死,叫朕如何是好?驸马威武:从卑微面首到一品皇夫诗临天下:七王子的科技降维战大庆:娶范妹妹,解锁盖世绝学一来开无敌挂大乾杀猪匠大唐最强太子:开局怒怼李世民废物皇子开局拒绝系统大乾:逍遥皇太子花屋湘军传奇天幕:刷朱棣自白,老朱红温了!朕都要殡天了,你叫我赢在起跑线?娶个前朝公主,让我复国吗?穿越三国当吕布我全点了谋略太子城传奇穿越古代儿孙满堂白话三国志穿越大乾:从打猎喂饱老婆开始至尊文抄公:我在古代当书生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东周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