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舒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小德子张口结舌,一声也答不出,只是砰砰磕头。朱翊钧神色如常,来到李太后身边,柔声道:“母后无需动气,这等奴婢,打杀了便是,您可要注意凤体。”

李太后见他神色坦然,心中一动,又添疑惑。问道:“皇帝早料到此节?”

朱翊钧淡然道:“自古以来,这权臣、内相等人为了解当政的心思,无不买通或威逼我们身边的服侍人等,获得只言片语,迎合母后与朕的心思,以逞其欺上瞒下的勾当。这等事不奇怪——前几日,朕的寝宫也揪出一个,被朕发作了,因母后违和,就没来禀告。”

俗话说:常见天子也平常。这皇帝身边人等,初服侍时,都认定皇帝乃半神之体,与常人迥异。

服侍惯了,却发现皇帝也拉屎、撒尿、放屁,与自己一样,除了多了个话儿,也没什么特别。这恭敬之心也就消减了,敬畏之心比外臣要少许多。因此有内监之属偷听大政,有选择的换取利益,也就不足为奇,只是因惧怕宫内法度森严,不敢过分罢了。有明一代,除了皇帝讲话时多加小心,明令屏退服侍的人等之外,总有那耳朵尖的偷听皇帝说话,导致内宫消息多有走漏,如同筛子一般。

今日太后入殿前屏退众人,满以为这殿中无人了,方跟皇帝说起亲政的话头。却没想到,因皇帝这些天表现殊异,早就惊动了宫内宫外。那些急需获得太后和皇帝身边消息的,都加大了刺探的力度。就有那利欲熏心之辈存着侥幸,或竖起耳朵,或藏起身形,来偷听人主言谈,以邀宠卖好。

李太后深呼吸几口气,对小德子森然问道:“是谁让你刺探宫闱,说出来,饶你不死。”

小德子哪里敢说出来,说出来不仅自己死,而且宫外的家人也尽数要死。只是砰砰磕头,哭着回到:“奴婢非有意偷听,因在宫内洒扫,见太后和皇爷进殿,才……才躲到帷幔后头,奴婢不敢欺君,饶了奴婢吧!”说完又磕头,脑门处鲜血四溅。

这谎话毫不高明,李太后气的笑了,高喝一声,叫殿外的乾清宫总管太监曹德进殿,吩咐道:“这奴婢刺探宫闱,你下去好生料理,务必查出指使之人来……”见皇帝目视自己摇头,止住话头,问道:“皇帝有何言语说?”

朱翊钧道:“母后,这狗才不知听了多少?适才母后和朕所讲之事,却不宜让人知道。不如——”叹了口气,面露不忍之色,“堵住了嘴,就在这殿外杖毙,也给其他人等看看这背主之奴的下场。”

小德子情知不免,唬得尿了一地。曹总管见太后点头认可了皇帝的处置,就叫了几个身强力健的内监来,将小德子堵住了嘴,拖了下去,又叫人进来擦了地,这才退下。没一会功夫,殿外响起砰砰的廷仗之声,还有那压抑着的哭喊。李太后面色不虞,捻着手珠念佛。

朱翊钧也不好受,前几日他为了震肃宫闱,也借由头发作了一个内监,却是打了四十板子逐出宫,看那惨样,估计出去了也是个死。今日这小德子却是他发话杖毙的,两辈子头一回杀人,虽然不是亲手所杀,心中难免异样。转过念头又想,自己身处天下最险恶的所在,没有些杀伐果断的手腕,却是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了,岂不闻世宗时宫娥之变?一个皇帝在睡梦中险些被宫女扼死,要不是命大,还能做四十多年皇帝?做了许多心理建设,这才好过些。叹了口气,对李太后道:“母后,适才你叫曹总管审讯小德子,却是未必得了实在话。这宫中大裆们虽有争斗,但有些事情却是惯例欺上瞒下的。”

李太后听了呆住,为何这小皇帝比自己这掌管后宫之人还明白这禁宫之事?问道:“皇帝可听到什么话?为何如此说?”

朱翊钧叹道:“母后还记得朕刚才所说的贡茶之事?”见李太后点头,接着说道:“近些天来,朕翻阅了历代祖宗的实录和户部档案,仅这贡茶一事,就触目惊心——太祖时,宫内用茶,乃专设茶户五百,免其徭役,专采专供,年贡不过数千斤,及至皇考,宫内人口比太祖时多了数倍,入贡者不过一万四千斤,可按世宗时户部尚书梁材所计,当时贡茶数量已经超过五万多斤,近些年来,因循故例,户部档案上竟到了八万多斤——除了入贡的一万四千斤,其余都是宫内宫外这些人私分了。仅此一项,贪渎每年超过二十万两。”李太后听了,大吃一惊,怔怔的看着朱翊钧说不出话来。

朱翊钧苦笑道:“这贡茶之政,还有一等弊病。这各地镇守的太监和地方官,除了上贡这八万斤外,还格外多征多收,都是打着历代祖宗、母后和朕的旗号,他们多收的何止八万斤?几十万斤也不止。世宗时的地方官儿有个叫韩邦奇的,在奏章中说这采茶误了农时,茶农为了完征,只好自己掏钱到市场上买茶上贡——几乎激起民变。朕看过前人笔记,这些多收的茶,品质味道远远却超过贡茶,给咱娘俩喝的,都是次一等的。——只是苦了百姓子民,还坏了母后和朕的名声。”

李太后听了,脸色煞白。她也是小民出身,对百姓的苦难虽不是感同身受,但也能想见茶农之苦。听了皇帝这番有理有据的说辞,将那些败坏自己与皇帝名声,耍弄自己的奴婢和官儿不由得恨之入骨,颤声道:“这……这可如何是好?这冯保,怎么不奏与本宫知道?”

朱翊钧嗤笑一声,道:“他怎么会告诉我们娘两个这些?这都是宫中故例,以世宗爷爷之严厉,也不能禁止也。这些奴婢们,打着我们的旗号,心安理得的贪渎——还不止这些,母后可知,这大裆们有贡茶、采买诸项故例银子拿还好些。那次一等的,盗了宫中宝贝到宫外卖了换钱买房子置地的,也非止一桩——宁妃殿中才丢了一件珍珠衫,因母后违和,才报与朕知道。前日,有内瀚堂的小监告诉张诚,文渊阁历代藏书中的孤本、善本,近年来盗卖殆尽,只剩下不到两成——这是列祖列宗多方搜罗,以供朕等子孙增广见闻的宝藏啊!”说完,作出痛心疾首状,偷看李太后脸色。

李太后听了,心口像堵了团棉花似的,连气带羞,几乎掉下泪来。她哪里知道这些事儿大多是朱翊钧在后世史书上看过的,只道是他心思细,才能抽丝剥茧的发现这么多弊端。颤声道:“母后掌后宫,竟没有皇帝这般明白,照你说来,这些奴婢们欺上瞒下,这些情弊只瞒了我们两个?”见皇帝点头称是,身体一晃,脸红的要滴出血来。

朱翊钧吃了一惊,他前世毕业十余年就干到处长,这告刁状的本事一流,每一句话都针对着李太后的性格特点,往李太后心窝子上捅刀子,却没考虑到李太后的承受能力。他这番揭秘,既有摧毁李太后治政信心的想头,还有展示自己能力的用意,不想用力过度,差点把李太后给侃晕了。见过了火,忙安慰道:“母后勿忧,这许多年都这样子过来了,要整治却不在一时,还请宽怀。”

李太后定了定神,恨声道:“真能饶了这些欺上瞒下的狗奴婢不成!”就要唤进人来,封宫大查。朱翊钧忙止住了:“母后最是圣明不过的,今日如何这般动怒?这宫门一封,却内外惊疑。”好歹劝住了。

李太后平静下来,怔怔的瞅了他好一会儿,瞅得朱翊钧心里直发毛。只见李太后恍惚了一会儿,忽的柔声道:“你这些话儿,藏在心里好些天了吧?适才吾说要你亲政之事——”说完不言语,等着朱翊钧接话。

朱翊钧这些天心里就已经转着如何回答太后这个问题的念头。听太后重新提起话头,忙回道:“母后,朕倒是真有展布大计之心,只是年幼,一旦治政,恐多有荒唐之处,就想着不如将朕的想法多与母后、张先生说说,如果觉得朕的想法可行——自有张先生等外臣去落实。如果不可行,母后、张先生还能看着朕犯错不成?”

李太后听了,展颜笑道:“如此说,你不急着亲政?”

朱翊钧道:“不必亲政,只是先试试朕的一些想法儿。况且皇儿还要多学习、长身体,哪有时间看许多折子?这国事嘛,还是张先生等人办,母后掌着大略就好。”笑了笑又道:“皇儿还要多睡觉长个子,长大了,娶了媳妇,还要给母后生孙子膝下承欢呢!”

李太后听了,叹了口气,不置可否。见朱翊钧脸上有疑惑之色,乃说道:“你父皇宾天,将这万钧担子放在吾肩上。”听到此处,朱翊钧忙跪下,肃容静听。

李太后见皇帝跪下,叫他起来。见他坚持不起,叹了口气继续说道:“吾妇道人家,哪里有什么见识能治理这九州万邦的国事?大着胆子,都交给张先生、冯保等人。可他们毕竟不姓朱,母后如何能尽信之?只是没法子罢了。”说完,想起先皇,又要流泪。见朱翊钧抬头看着她,满脸痛惜担忧之色,心里一暖,展颜道:

“幸得你父皇在天上见我们孤儿寡母可怜,入梦给你,还给你找了师傅,开了天窍。这几日见皇帝如同换了一个人一般,母后真是心怀大慰。本来你年幼,性子不定,母后想着总要等你成了人,生了孩子,再将国政交给你。可近几日见你说话办事,条理清楚,又有巧思,母后又怕耽误了你……”

朱翊钧见李太后剖心沥胆,将心里的纠结和苦闷都说给他听。鼻子一酸,哭道:“母后万勿纠结,否则儿子惭愧无地了!这治政之事,还是按照儿的办法,不必大动,只是让儿多熟悉熟悉,多出出主意罢了!”说完,拜于地上。

李太后见皇帝语出赤诚,心里尽数信了他确实没有亲政的心思,只是因年少,有些跃跃欲试罢了。她本是没有野心的人,但这秉政的滋味一旦尝过了,再和后宫其他女子一比,一时间却难以割舍。而今经历了皇帝刺血抄经一事,潜意识里对皇帝的某些不可言状的心结消除了,又觉得这些事儿甚是无味。她想了想,道:“皇帝既然有参政的心思,从今日起,你早朝后在皇极殿留对张先生吧!”

这皇帝留对大臣,乃是要记于史书的大事。一般来说,皇帝主动留对某大臣,就是要就某些不可议之于众的国政大事听取某大臣的意见,因此对大臣来说是难得的殊荣。而大臣自请留对,一般是要打同僚的小报告,会被鄙视的,甚至有御史会为此事弹劾于他。李太后让皇帝每日留对张居正,表明了皇室对国政尽付与他的信任,既树立张居正的权威,又向外朝表明了皇帝即将要亲政的信号,是高明的治政之举。

但在已经开挂的朱翊钧看来,太后这两下子还不够看。见太后吩咐完了,他站起身道:“母后,朕想着早朝留对张先生却太辛苦了些,朕毕竟还要日讲,也耽误张先生理政——不如这样,朕看不如选个吉日,朕在平台召对张先生如何?”

李太后听了大喜,道:“大善!”何为“平台召对”?建极殿居中向后,高居三躔白玉石栏杆之上与乾清门相对的地方,即云台左右门,亦名“平台“。明代的平台召对,相当于国情咨议,皇帝可召见群臣,也可召见一人。如果召见群臣,群臣肃立,皇帝坐在那里,遇到问题就点官员的名,官员上前跪在那里答话,遇到皇帝允准了,也可以站在那里说。但是召见一人,就是推心置腹的谈话了,可赐坐,也可赐茶,气氛像是拉家常,对大臣是难得的殊荣。平台召对政治氛围浓厚,有专门的礼制。一方面显示了皇帝对某大臣的信任,另一方面更显示了皇帝的勤政与胸襟。所以,一旦臣子单独被召对,立刻名扬天下。而皇帝勤政之德声,也要流传四海了。朱翊钧这办法,既形式自由——可随时召对,又为国朝盛事,可获得五星好评,因此比李太后留对的办法要高那么一点点。

两人计议定了,各自都放下心事。朱翊钧见太后还有些怏怏,就将后世的笑话改头换面说了几个,逗得太后笑了,这才罢休。

亦舒读书推荐阅读:春秋鲁国风云华夏先祖屹巅峰三国:从篡夺江东基业开始爆兵:我爆兵吊打列强很合理吧水浒,我在梁山开网吧!大明:我朱祁钰不是代班皇帝!大辽之从监国之路开始靠复制,带领帝国崛起明末:我在鼍龙沟,打造战争堡垒三国:我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三国之黄巾神将史上最强练气期方羽上唐小柔楚汉战争重生之铁血战将庶民崛起铁血大明汉宫秋我有一个名将系统大明帝国设计师随风遗留抗战之大国崛起海上升明帝红楼野心家新贞观造反录贞观清闲人武道丹帝叶炎云飞雪沙雕网友援北伐特种兵之诡刺东朝英雄传三国全是我岳父,这仗该如何打?穿越,恶毒奶奶要烧死我天价傻妃:娶一送一穿越水浒收好汉重生夏侯,从街亭开始我的第三帝国抗战观察者三国从杀入长安开始邪龙狂兵开会神游:书写不一样的三国人物唐时月强横废太子带着神级系统到大唐,我不狂谁狂一秒一两白银,朕用钱来拯救大明!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老爹入赘王府,郡主姐姐宠我如命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秦朝历险记三国之龙腾幽州,开局三千骑兵陈武风云霸道女皇爱上我
亦舒读书搜藏榜:朱由校:朕再也不做木匠皇帝统计大明开局灭楚:寡人十三子有大帝之姿崛起的家族岁在甲子,诸侯争霸我插黄巾旗三国:与曹操拜把子荡宋荣耀大中华蜀汉权臣媚娘,我是假太监,你还让我侍寝纯情小妞很霸道幼儿老师闯异界三国之吕布天下毒医风华,盛宠太子妃绥阳水浒:官家,求求你别怂了我在曹营当仓官明末:我有金手指,可横扫天下!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国士无双:从皇后寝宫开始签到三国之周氏天子燕颂公主别这样,有人看着呢龙主三国晚明海枭最强武装:我在列强世界杀疯了召唤之极品太子爷三国之巅峰召唤秦昊全文完整版把后宫当成副本舌尖上的大唐穿越红楼:开局有点苟我,李家庶子,一拳轰趴李元霸大明:我朱祁钰不是代班皇帝!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观历史放映厅从大秦开始大明锦衣卫:我有一枚缉恶令人在三国,横扫诸天天才神医宠妃琅琊榜史料本:筹谋十二年签到在红楼妃朕莫属大明:开局朱元璋逼我结拜朕真的不务正业大唐:我成了玩家眼中的bug寒门布衣,开局打猎养活小娇妻革秦寒门崛起笔趣阁极品帝师大明成化:开局先干掉亲爹朱叫门
亦舒读书最新小说:穿越成废皇子:系统在手天下我有三国战神:吕布逆天改命穿越1644不做替身后,被长公主截胡赐婚大树将军冯异重生吕布之我要苟活下去唐末,开局就被软禁东汉之乱世黄巾我和赵匡胤称兄道弟那些年生存技能点满,边境打猎养全家忆宋:顶级权谋对决【北宋篇】重生为质子,竟然称帝了?大明帝国一六一六秒懂三国全史记李二要疯,儿啊,这是朕的大唐?开局瘫痪农夫,我带儿女青云直上我在大秦当兵王,开局被始皇认亲大明第一相我在北宋吃软饭清妖入关?莫怕,有我上帝之子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最强召唤:屠尽皇城后,女帝跪求我原谅谁懂,我一现代人在原始社会称帝乱世军户:从鲤鱼换老婆开始!让你冒充世子替婚,你调教出绝世女帝?单手举起千斤鼎,你说他是状元郎?剧透大汉未来,汉武帝连夜削外戚我来现代当明星农家子弟科举路:逆袭命运翰林郎我!崇祯,带着港口穿越大明三国:云大怒,你惹我干啥现代文三国演义【白话文】三国大反派三国开局忽悠吕布跟我结义造反嫁给女帝后,我成了千古奸臣穿越女频反派:手握十万大军的我笑疯了大明皇孙:老朱偷听我心声哭懵了百万铁骑踏皇城,你说这是痴傻世子?穿越三国之大汉逍遥侯王直历史请就位后三国之曹魏的棋局乱世草莽:从荒村种田开始称霸天下大明:靖难!我摸尸杀敌捡属性,无敌了大宋暴君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穿越古今,风流绝色女儿国谍战之我能危险预警穿越,我能在古代和现代自由来回穿越三国,我成为了张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