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舒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六百七十二章 夷陵急变(上)

令狐飞被刺使太子李系一派极为震怒,太子李系上书父皇,要求全城再次戒严,全力抓捕凶手,但李亨没有采纳他的建议,相反,他对这件事非常平淡,只是追封令狐飞为简国公,下旨给予厚葬。

此事似乎就这样不了了之了,很快,李辅国从宫中传出消息,圣上已经暗中召见了彭王,彭王已承认刺杀令狐飞是他所为。

‘上颇为嘉许’

这是李辅国对李亨态度的评价,这让太子李系惊恐不已,令狐飞之死令他失去了最关键的朝臣支持,他只有李辅国和母后的支持,彭王却有朝廷、有宗室、有剑南节度使的支持,现在连父皇都称赞彭王有魄力,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父皇换太子的决心已定。

太子李系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好在父皇已经同意将鱼朝恩军队撤回蜀中,他是他唯一的希望了,他还有鱼朝恩二十万大军支持。

可就在这时,一个不幸的消息传来:在鱼朝恩退军必经的咽喉要道—夷陵重地发生了急变。

........

夜色中,一支军队在莽莽群山之间疾行,这时一个夏日的夜晚,天空布满暗紫色的云彩,但没有下雨,地面潮湿,却并不泥泞,军队无声无息地行进着,偶然可以听见马蹄的哒哒声。

这是一支两万人的军队,从汉中出发,经过金州、房州,目前他们已经进入了峡州地界,再走一百余里,他们将抵达这次行军的目的地—夷陵。

这自然是一支北唐军队,率领这支军队的是大将赵崇玼,此时李嗣业的五万军队已经抵达汉中,李晟的军队也在汝州和豫州部署完毕,北唐军已经完成了进攻南唐的准备,蓄势待发,无论东线还是西线,所有的北唐军都在等待着一个契机,这个契机便是赵崇玼的这支军队,攻占夷陵,截断襄阳南唐军的归路。

夷陵也就是今天湖北宜昌,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故名为夷陵,三国时期的夷陵之战便是在这里发生。

这里是三峡门户,也是荆襄进入巴蜀最重要的战略要地,扼断夷陵,荆襄的二十万南唐军便将无法撤回巴蜀,夷陵同时也是南唐的后勤重地,南唐在这里囤积了百万石粮食和箭矢帐篷等大量的军用物资,目前南唐也同样有两万军队在这里驻防。

能否拿下夷陵,已经成为整个南唐战役的关键,而这个任务就压在了曾经的夷陵主将赵崇玼身上。

赵崇玼是安西神箭将军赵崇节的兄长,他也是安西老将,当年他和李庆安一起参加了小勃律战役,他当时出任疏勒兵马使,和席元庆一起,成为高仙芝的左右心腹大将。

后来李庆安主政安西,高仙芝调剑南节度使,他便跟随高仙芝来到了巴山蜀水,对高仙芝一直忠心耿耿,高仙芝被李亨下狱,随即被北唐施压放人时,赵崇玼便是夷陵主将,席元庆则是秭归主将,两人走投无路,得兄弟赵崇节之劝,他们二人便率军入汉中,投降了北唐。

赵崇玼今年约四十岁,长得又高又黑,骨节宽大,颇有军人气质,但他却是一个比较沉默的人,喜怒不形于色,令人很难摸清他的想法。

让赵崇玼攻取夷陵,是李庆安的建议,李光弼本来是想让席元庆来肩负此重任,相对一直沉默寡言的赵崇玼,李光弼更了解席元庆。

但李庆安却写信告诉李光弼,席元庆可以占领夷陵,但保不住夷陵的粮食物资,而赵崇玼却能完胜,尽管李光弼还是有一点将信将疑,但他不敢违抗李庆安的命令,便让赵崇玼写下军令状,命他率两万旧部攻取夷陵。

‘拿下夷陵及军资,可记首功,公可升为将军,拿不下夷陵,提头来见!’

此时赵崇玼刚刚得到消息,他的家人已经被成都情报堂救走,现在十分安全,这让赵崇玼长长松了口气,没有了家眷做人质的束缚,他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了。

赵崇玼看了看天色,此时已是一更时分了,离夷陵还有一百里左右,向导告诉他,前面一段路不太好走,按照目前的速度,走到四更时,离夷陵大约还有五十里,那一带山高林密,极易隐蔽。

“传令军队加快行军速度,四更时驻营休息。”

两万军队轻装简行,没有粮食辎重,每个士兵只带了三天的干粮,他们大都是步兵,但也有两千匹山地马,主要驮负伤病士兵和一些必要的武器,军队没有走大路,而是走隐蔽的山间小路,这种蜿蜒崎岖的山路,除了少量的山地马可以通过,像辎重马车等大型物资都无法通行,从汉中出发,他们已经连续强行军了两天,都已经有点疲惫了。

这支军队是赵崇玼的旧部,大部分都是蜀中当地人,在剑南军中属于精锐之师,他们不善于骑马,却善于山地战,能适应在崇山峻岭中的高强度行军。

尽管还要走到后半夜,但士兵依然振奋精神,加快了速度,向前走又进入崎岖的山路,山路艰难,军队翻过了两座山头约五十里,终于抵达一处峡谷地带,从这里到夷陵,基本上都是峡谷,可以沿着一条叫黄柏水的河流直达夷陵城后背。

军队已经停止了行军,士兵们都纷纷跑到河边取水吃干粮,很多士兵都铺开了睡袋,没有帐篷,士兵就直接在睡袋中休息,经历了两天两夜的行军,士兵们都已经疲惫不堪了,他们钻进睡袋便沉沉睡去,只留一千士兵在四周放哨巡逻。

山谷中潮湿闷热,蚊虫极多,士兵们都疲惫之极,再加上有睡袋密封,顾蚊虫再疯狂也奈何不了他们,只可怜两千匹山地马无处遮身,最后成为了蚊虫们群集攻击的对像,咬得它们嘶叫奋蹄,痛苦万分,不得已,赵崇玼只好命人将它们牵回山上照顾,上面有一片光秃秃的岩石地,蚊虫极少。

四更已过,天边已经泛起了青色,赵崇玼没有丝毫倦色,他坐在一块平坦的石块前,借着微明的晨光研究地图。

赵崇玼的地图和别人不同,他地图是夷陵地区的城防布局,他对那里了如指掌,尤其存放粮草的下牢镇粮仓,那更是他亲自指挥建造,说起来让他有些感慨,当初粮仓选址时,他想把粮草放在夷陵城内,但城池狭小,没有空地,他便想把一部分城内居民迁移到下牢镇,但夷陵民风强悍,城内居民不肯迁移,和他发生了对峙,为此监军鱼朝恩还向李亨弹劾他,使他罚俸半年,无奈之下,他只好把粮草改建在下牢镇,那里有一座空置的土城。

那时他还向高仙芝忿忿不平,那有让粮仓远离主城二十里的道理,这样不仅分散兵力,而且还容易被敌军偷袭粮仓,高仙芝只回了他一句,无人偷袭。

没想到山不转水转,今天居然是他赵崇玼来偷袭粮仓,这种不可思议的结局令他感到世事如棋。

尽管赵崇玼沉默寡言,但他心中却如明镜一般,他接到这个任务时,心中便有了大致的轮廓,现在他的计划已经非常清晰明确了,要想完整地拿下夷陵,最好是采用偷袭加智取的策略,要充分利用下牢镇和夷陵城的距离。

夷陵主将叫做鱼宝宝,名字挺有趣,是鱼朝恩的养子,赵崇玼知道此人,人非常平庸,根本没有什么带兵打仗的经验,完全就是依仗鱼朝恩的权势获得高位,对付他不难,但赵崇玼给李光弼立下的军令状是全胜,何谓全胜,就是夺取夷陵、保全物资,还要尽可能地获取战俘,把敌军变成己军,这样他的军队数量才会大增,才能真正扼断二十万大军的归路。

况且赵崇玼在剑南军中多年,他不想过于杀戮剑南军。

这时,远处传来了低微的马蹄声,赵崇玼立刻站了起来,从马蹄声判断,这应该是他派出的斥候回来了。

片刻,几名军士将一名斥候带了过来,斥候单膝跪下行一军礼,“斥候王平,参见将军!”

“你们其他人呢?”赵崇玼有些担心,他派出了十名斥候前往夷陵,怎么只有一人回来了?

“回禀将军,我们在夷陵北遇到了从襄阳撤回的情报堂成员,队正带着七名弟兄跟随他们进城了,李芳正去了下牢镇,我先回来禀报。”

赵崇玼大喜,连忙问道:“是怎么遇到情报堂的,有多少人撤回,你仔细讲来!”

“回禀将军,从荆襄那边逃难来的人很多,很多是襄阳驻军的家眷,传闻襄阳将有大战,所以他们家眷先撤回蜀中,具有足有万人之多,情报堂大约来了六十多人,混在逃难队伍中,他们说是奉命前往成都,是他们先认出了我们,队正请求他们协助,众人便一起进城了。”

赵崇玼又仔细看了看地图,问道:“前方的烽火戍堡还在吗?”

前方山谷的出口处,有一座烽火戍堡,就是赵崇玼所修,当时是为了防止北唐军从这里出来,赵崇玼知道,那座烽火戍堡不大,最多只能驻扎二十人,这也是他比较担心之事。

斥候摇摇头道:“烽火戍堡还在,但已经没有驻兵了,里面长满了荒草。”

“他娘的!”

赵崇玼暗骂一声,这个鱼宝宝连最起码的防御都不考虑了。

现在一切都比较顺利,关键就是看下牢镇的驻军了。

下牢镇有五千驻军,守军将领叫李云舒,长安人,当年杨国忠进攻南诏大败,李隆基不得已便将高仙芝从安西调到剑南,又将数万关中府兵调往剑南,这个李云舒就是当时一个府兵都尉,随军进了剑南,在平定南诏叛乱颇有功绩,被高仙芝提拔为将军,和赵崇玼私交非常好,一直驻扎在南诏。

赵崇玼和席元庆投奔北唐后,李亨把贾崇瓘军调往南诏,而把他的军队换到夷陵驻扎,让他为夷陵主将,但没有多久,鱼朝恩便夺了他的军权,让义子鱼宝宝做了主将,将李云舒降为副将,很快又被贬为下牢镇守将。

所以这次夺取夷陵的关键就是在这个李云舒的身上,而席元庆在攻打南诏时和这个李云舒有过节,两人为争功险些发生了内讧,私怨很深,这个重要的情报李庆安掌握了,而李光弼不知。

‘席元庆可取夷陵,但不能全胜!’这是李庆安下的结论,原因就在于此。

.......

在赵崇玼派出了的十名斥候中,有一个斥候叫做李芳正,这个人只是潼关军队中的一名小兵,李庆安特地将这名小兵从潼关调到汉中,情报堂查出,这个叫李芳正的小兵就是李云舒的侄子,准确地说,他是李云舒的亲生儿子,从小过继给了大伯,便由他来担任这个联络员兼说客。

李芳正今天二十六岁,长安人,长得高高胖胖,一表人才,原本是个小商人,去年响应抗击安禄山的号召而从军,被分派到潼关做一个小兵,但他做梦也想不到,他竟然被李庆安接见,鼓励他为国立功,并赏了他父母五百银元,同时许诺他,若能成功说服生父,他将被提拔为校尉。

名利双收的他俨如做梦一般,但更让他兴奋,在情报堂强化了两天的情感训练后,他踏上了收获名利的征程。

天刚刚亮,李芳正抵达了下牢镇,下牢镇在夷陵城以西约二十处,是一座只有百余户人家的小镇,紧靠长江的西陵峡出口,长江北岸,镇中人靠江为生,以摆渡和打渔为主业,在离小镇北面约一里处,有一片地势平坦之处,修建有一座土城,原本用来驻军,但现在土城中却成了粮草储存重地,有存粮百万石,为了保护这些粮食,夷陵主将鱼宝宝命副将李云舒率五千军驻守。

实际上就是看他不顺利,把他调离夷陵城。

李云舒的军营在土城旁,天刚亮,一名穿着灰布粗衣的年轻货郎便挑担来到了军营门口。

“站住!”

守营士兵一声大喝,“这里是军营重地,赶快走开!”

货郎却不慌不忙道:“请禀报李云舒将军,就说他的侄子来了。”

亦舒读书推荐阅读:春秋鲁国风云华夏先祖屹巅峰三国:从篡夺江东基业开始爆兵:我爆兵吊打列强很合理吧水浒,我在梁山开网吧!大明:我朱祁钰不是代班皇帝!大辽之从监国之路开始靠复制,带领帝国崛起明末:我在鼍龙沟,打造战争堡垒三国:我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三国之黄巾神将史上最强练气期方羽上唐小柔楚汉战争重生之铁血战将庶民崛起铁血大明汉宫秋我有一个名将系统大明帝国设计师随风遗留抗战之大国崛起海上升明帝红楼野心家新贞观造反录贞观清闲人武道丹帝叶炎云飞雪沙雕网友援北伐特种兵之诡刺东朝英雄传三国全是我岳父,这仗该如何打?穿越,恶毒奶奶要烧死我天价傻妃:娶一送一穿越水浒收好汉重生夏侯,从街亭开始我的第三帝国抗战观察者三国从杀入长安开始邪龙狂兵开会神游:书写不一样的三国人物唐时月强横废太子带着神级系统到大唐,我不狂谁狂一秒一两白银,朕用钱来拯救大明!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老爹入赘王府,郡主姐姐宠我如命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秦朝历险记三国之龙腾幽州,开局三千骑兵陈武风云霸道女皇爱上我
亦舒读书搜藏榜:朱由校:朕再也不做木匠皇帝统计大明开局灭楚:寡人十三子有大帝之姿崛起的家族岁在甲子,诸侯争霸我插黄巾旗三国:与曹操拜把子荡宋荣耀大中华蜀汉权臣媚娘,我是假太监,你还让我侍寝纯情小妞很霸道幼儿老师闯异界三国之吕布天下毒医风华,盛宠太子妃绥阳水浒:官家,求求你别怂了我在曹营当仓官明末:我有金手指,可横扫天下!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国士无双:从皇后寝宫开始签到三国之周氏天子燕颂公主别这样,有人看着呢龙主三国晚明海枭最强武装:我在列强世界杀疯了召唤之极品太子爷三国之巅峰召唤秦昊全文完整版把后宫当成副本舌尖上的大唐穿越红楼:开局有点苟我,李家庶子,一拳轰趴李元霸大明:我朱祁钰不是代班皇帝!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观历史放映厅从大秦开始大明锦衣卫:我有一枚缉恶令人在三国,横扫诸天天才神医宠妃琅琊榜史料本:筹谋十二年签到在红楼妃朕莫属大明:开局朱元璋逼我结拜朕真的不务正业大唐:我成了玩家眼中的bug寒门布衣,开局打猎养活小娇妻革秦寒门崛起笔趣阁极品帝师大明成化:开局先干掉亲爹朱叫门
亦舒读书最新小说:穿越成废皇子:系统在手天下我有三国战神:吕布逆天改命穿越1644不做替身后,被长公主截胡赐婚大树将军冯异重生吕布之我要苟活下去唐末,开局就被软禁东汉之乱世黄巾我和赵匡胤称兄道弟那些年生存技能点满,边境打猎养全家忆宋:顶级权谋对决【北宋篇】重生为质子,竟然称帝了?大明帝国一六一六秒懂三国全史记李二要疯,儿啊,这是朕的大唐?开局瘫痪农夫,我带儿女青云直上我在大秦当兵王,开局被始皇认亲大明第一相我在北宋吃软饭清妖入关?莫怕,有我上帝之子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最强召唤:屠尽皇城后,女帝跪求我原谅谁懂,我一现代人在原始社会称帝乱世军户:从鲤鱼换老婆开始!让你冒充世子替婚,你调教出绝世女帝?单手举起千斤鼎,你说他是状元郎?剧透大汉未来,汉武帝连夜削外戚我来现代当明星农家子弟科举路:逆袭命运翰林郎我!崇祯,带着港口穿越大明三国:云大怒,你惹我干啥现代文三国演义【白话文】三国大反派三国开局忽悠吕布跟我结义造反嫁给女帝后,我成了千古奸臣穿越女频反派:手握十万大军的我笑疯了大明皇孙:老朱偷听我心声哭懵了百万铁骑踏皇城,你说这是痴傻世子?穿越三国之大汉逍遥侯王直历史请就位后三国之曹魏的棋局乱世草莽:从荒村种田开始称霸天下大明:靖难!我摸尸杀敌捡属性,无敌了大宋暴君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穿越古今,风流绝色女儿国谍战之我能危险预警穿越,我能在古代和现代自由来回穿越三国,我成为了张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