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舒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风!大风!风,大风!”

晋阳城外的旷野之上,数以万计的吴军锐士,大声呐喊着,组成若干个严密的方阵,朝着城墙那边步步推进。

巨大的浪潮,气冲霄汉。

这是庆忌第二次率军打到晋阳。

上一回是十多年前的中原大战,当时晋国覆灭,被一分为六。

赵鞅不甘心失去国君之位,将赵君的位置让给“小宗”邯郸氏的邯郸稷,也不想被庆忌阴谋杀害,于是逃回晋阳城,不料被庆忌领着联军围攻。

当时的晋阳城就被联军几经波折后攻破,赵鞅“假死”,这才躲过了一劫。

现在,庆忌又来到了这里。

晋阳着实不是一个一般的地方。

历史上,晋阳自建城以来是赵国、前秦、北汉三个政权的都城,是东魏、北齐、唐朝、后唐、后晋、后汉六个政权的陪都。

李渊父子从晋阳起兵建立大唐王朝,晋阳古城一度成为“北京”,与京都长安、东都洛阳齐名于天下。

五代十国时期的后唐、后汉、后晋、北汉东魏、北齐等都以晋阳为都城或陪都,因此晋阳城素有“龙城”之美誉!

这座城邑,似一只展翅飞翔的凤凰,所以人们称晋阳城为“凤凰城”,汾河在巍峨的群山中盘绕犹如一条巨龙围在“龙城”周围……

跟在庆忌身边的大司马伍子胥皱着眉头,向庆忌进言道:“大王,以臣观之,这晋阳有王气,此地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为河东之根本,诚古今必争之地也。”

“晋阳城、晋水、悬瓮山等地,形成了一条龙脉。”

“日后必有王者兴!为防止此事,大王应破坏晋阳之龙脉,改其布局。”

“……”

真的吗?

庆忌姑且信了。

虽说,这种事情太过玄学,但是历史上晋阳诞生出了这么多的割据政权,就可见一斑了。

晋阳有王气,这句话是一点都不假的。

伍子胥学过相术,算命还挺准的。

“此事,日后再说。”

庆忌摆了摆手道。

现在的当务之急,庆忌还是想先解决掉赵国,攻下晋阳城。

如果这个时候赵鞅能主动归降,那是最好不过的事情。

当然,庆忌并不认为,以赵鞅的性格会归降。

“这……城门口居然是开着的?”

一众吴军将领都有些惊疑不定。

放眼望去,只见晋阳城的城门,赫然敞开着。

没有一兵一卒把守。

城头之上,女墙、垛口、角楼等各处,倒是飘扬着赵军的旌旗,但是根本不见人影。

成了一座死城?

伍子胥皱着眉头道:“大王,事情有古怪。即便赵人事先得到消息,要逃跑,也不可能不留一人。”

“而且,城内全然没有任何动静,可能有诈。”

“……”

庆忌陷入了沉思。

就在这时,城头上出现了一个人影。

头戴平天冠,穿着古朴而华贵的冕服,抱着一张古琴,居然席地而坐,在那里弹起了悠扬动听,令人沉醉的音乐。

能穿着这种服饰的人,毫无疑问,是赵鞅。

“大王,是否下令进兵?”

伍子胥询问道。

“再等等。”

庆忌眯起了眼睛,颇为困惑的道:“二三子,你们认为,这赵鞅是在故弄玄虚,还是在城内安排了伏兵?”

“大王说笑了。”

伍子胥摇摇头道:“到了这种地步,晋阳城还哪儿来的可战之兵?便是算上老弱妇孺,都不足为惧,不及我吴国大军之盛也。”

“不一定。”

庆忌语重心长的道:“说不定中山人去而复返,又派了援军到晋阳,协助赵人守城。”

“这……”

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庆忌严重怀疑,赵鞅是利用自己多疑的个性,故作疑兵,给自己摆了一道“空城计”。

拖延时间吗?

“大王,要不选一队老弱进城一探究竟?”

“善。”

庆忌还是决定采取这种法子。

毕竟,万一进城的士卒太多,或者皆为精锐之师的话,一旦赵人关了城门,选择“关门打狗”,吴军一定会折损不少士卒。

【稳定运行多年的小说app,媲美老版追书神器,老书虫都在用的换源app,huanyuanapp.org】

过了半晌,入城的吴军将士终于折返回来,告知城内并无伏兵,而且赵鞅已经被抓住。

“报——”

就在这时,一名小校飞骑来报,向庆忌禀告道:“大王,东北方向,发现几千赵国骑兵,正往中山国而去!”

“不好,赵人要逃。”

伍子胥急声道:“大王,请即刻派大军追杀。若赵人逃到了中山国,再想消灭他们,为之晚矣!”

“不必了。”

庆忌摆了摆手道:“他们逃,便让他们逃。”

这样的结果,反而是让庆忌暗暗松了口气。

区区几千赵国骑兵,成不了大事。

只要赵鞅死掉,赵国基本上就没指望了。

赵无恤?

伯鲁?

竖子!

庆忌不会给赵人东山再起的机会。

赵国能苟延残喘下去,这都算是庆忌的恩典了。

就目前来说,庆忌还不打算跟中山国全面开战。

“赵君,别来无恙。”

庆忌又一次见到了赵鞅。

诚然,已经国破家亡的赵鞅,脸上并没有任何的落寞之色,反而是一种如释重负的惬意样子。

“你胜了,吴王。”

赵鞅澹澹的笑道:“只是,不知道你是否能一直战无不胜,无往而不利?”

“天底下,只有常胜将军,而罕见未尝一败的将军。”

庆忌缓缓的坐在了赵鞅的身边,跟至交好友一般,跟赵鞅攀谈起来。

四周的吴军锐士见状,都下意识的站住,等候庆忌下令处置赵鞅。

“寡人可以失败一次、两次、三次……无数次。而你,失败一次,便再无机会了。”

听到这话的赵鞅,信服的点了点头,道:“不愧是你。吴王,你真的有能力终结这个乱世吗?”

“赵君若不信,可拭目以待。寡人会让你活着看到那一日。”

庆忌大手一挥,言语之间,充满自信的道:“寡人会让你看见天下一统,盛世降临!若……你能活到那个时候。”

“寿命,这是你我所不能左右的。”

赵鞅缓声道:“吴王,即便是你,到将死之日,还是会死。以你的能力,以你的威望,要扫灭列国,一统天下,不难。”

“然,你薨后,后继之君,可会始终如一的奉行你所确立的国策吗?”

闻言,庆忌摇摇头道:“这不是寡人能管到的事情。倘若天不假年,寡人中道崩殂,有生之年见不到四海归一之日,何有遗憾?”

“一世命,即万世命!”

“吴王之心胸豁达,鞅钦佩之至。”

赵鞅赞叹了一句。

“来人,请赵君下去歇息,好生伺候。”

“诺!”

庆忌不打算处死赵鞅。

因为他不能这么做,不能残忍的对待亡国之君,一定要善待。

然而,赵鞅却是一心求死。

“呜哇。”

赵鞅的嘴里吐出了一口老血,两眼一抹黑,几乎要晕厥过去。

“你……”

庆忌愣了一下。

服毒了吗?

赵鞅的嘴角噙着一抹澹澹的笑意,道:“吴王,你是我这一生最钦佩的人。你我神交已久,早年一见如故,若非敌手,可能会成为伯牙、钟子期一般的知己……”

言罢,赵鞅的脑袋一歪,便永远的闭上了双眼。

这一回,赵鞅是真的死掉了。

老羊不死,小羊难活吗?

庆忌挥了挥手道:“以诸侯之礼,厚葬赵鞅。”

“诺!”

亦舒读书推荐阅读:把后宫当成副本春秋鲁国风云谁懂啊,绝美老婆求我快纳妾刀笔吏华夏先祖屹巅峰毒士无双,女帝高呼活阎王三国:从篡夺江东基业开始我的第三帝国爆兵:我爆兵吊打列强很合理吧锦衣夜行水浒,我在梁山开网吧!人在皇宫:女帝让我替婚,皇后麻了!权柄大明不让江山前世今生未了情芈月传(分卷限免)大明:我朱祁钰不是代班皇帝!大辽之从监国之路开始靠复制,带领帝国崛起明末:我在鼍龙沟,打造战争堡垒三国:我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大唐天下唐朝小白领三国之黄巾神将史上最强练气期方羽上唐小柔楚汉战争重生之铁血战将庶民崛起铁血大明汉宫秋我有一个名将系统随风遗留抗战之大国崛起海上升明帝猎日雷神红楼野心家新贞观造反录贞观清闲人武道丹帝叶炎云飞雪沙雕网友援北伐特种兵之诡刺秦草我的谍战日记东朝英雄传大文学家三国全是我岳父,这仗该如何打?清穿小麒麟三国之袁氏天下快穿之影视世界穿越,恶毒奶奶要烧死我
亦舒读书搜藏榜:朱由校:朕再也不做木匠皇帝统计大明开局灭楚:寡人十三子有大帝之姿崛起的家族岁在甲子,诸侯争霸我插黄巾旗三国:与曹操拜把子荡宋荣耀大中华蜀汉权臣媚娘,我是假太监,你还让我侍寝纯情小妞很霸道幼儿老师闯异界三国之吕布天下毒医风华,盛宠太子妃绥阳水浒:官家,求求你别怂了我在曹营当仓官明末:我有金手指,可横扫天下!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国士无双:从皇后寝宫开始签到三国之周氏天子燕颂公主别这样,有人看着呢龙主三国晚明海枭最强武装:我在列强世界杀疯了召唤之极品太子爷三国之巅峰召唤秦昊全文完整版把后宫当成副本舌尖上的大唐穿越红楼:开局有点苟我,李家庶子,一拳轰趴李元霸大明:我朱祁钰不是代班皇帝!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观历史放映厅从大秦开始大明锦衣卫:我有一枚缉恶令人在三国,横扫诸天天才神医宠妃琅琊榜史料本:筹谋十二年签到在红楼妃朕莫属大明:开局朱元璋逼我结拜朕真的不务正业大唐:我成了玩家眼中的bug寒门布衣,开局打猎养活小娇妻革秦寒门崛起笔趣阁极品帝师大明成化:开局先干掉亲爹朱叫门
亦舒读书最新小说:开局于谦典韦?这反我造定了!医冠权宦穿越古代,我靠仓库养老婆荒年神医:开局揭榜娶绝色病妻左传游记直播大明:打仗全靠后世企业赞助人在冷宫,带着三千犯妇权倾朝野陛下就是躺赢狗爱搞钱搞事三公子大漠群英传苏定方演义风雪战火哈哈哈,大明太子无敌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爱你老妈,玄武门见十七世纪富二代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汴京风云录那年那景那些人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大明:我朱允熥,请爷爷退位禅让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天幕:我规划了秦皇汉武的死法!1853用炮火检验真理梗王饶命穿越净事房,咱家可是有系统的男人带着武库回明末爱情江山朕都要穿越古代: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大明:朱棣求我登基,我保老朱家长存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大宁疯王:我让未婚妻亲爹跪碎膝盖骨大禹逍遥王爷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红楼之阅尽十二钗嫂嫂借我五百两,我当个锦衣卫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人在古代,每天直播整活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拆现代快递玩转古代人生奋斗在嘉靖年间开局假世子,我反手称帝你慌什么?三国:修改词条,曹操命运崩了大秦:生存法则,谁先造反谁输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