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舒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辰时末,啃干粮的声音渐渐的消失了。

左右坐在一起的书生们开始互相的寒暄。

大讲堂内嗡嗡嗡响了起来。

不多时,从正前方台前的背后背后两侧走出来两队人。

正是刘备他们。

他们首先开始入座到这讲台下面的特殊席位。

刘备等落座完毕,长十步宽五步的大讲台上,上来两个人,一个人拿着一个不大不小的鼓,敲了三通。

另一个拿着铜锣也敲了三通。

鼓声锣声歇罢,场面也安静下来了。

董良一身锦衣,开始站到了讲台上。

讲台正中间竖了一个铁皮喇叭,可以略带些扩音的效果,再配上这大讲堂特殊的构造,从讲台上讲话声音可以清晰的传到所有的学生的耳中。

马良在台下专门有一个独立的小桌,备好笔墨纸砚进行记录。

宽阔的讲台上空荡荡的就站着董良一个人。

三千多人的众目睽睽之下,董良多少也有些紧张,不过也很快的就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情。

怎么说自己也是带过几万人上场打仗的人,身份不一样自然心理素质也就有了很大的变化。

只因为自己身居高位,是领导,哪怕自己真说错了一些话,也没什么打紧的。没有人责备,不担心造成不良的后果,自然紧张就消退了。

董良在台上看着下面三千双眼睛不停的往自己的身上、脸上扫视。

甚至有些人已经开始头凑到一块儿窃窃私语了,刚刚安静下来的场面又开始有些哄闹。

董良知道他们是真的对自己过于年轻的面庞产生了犹疑。

想到这儿董良心中不禁有些发笑还是自己过于年轻这个槽点让这些书生可以凑到一块儿讨论,反而让这些互相不认识的书生们开始熟络起来的对话了。

董良定了定身形,往前走了两步,站在了铁皮喇叭前。

“安静,安静!”

声音确实很大,而且带些回声,基本上所有人都能听到,只不过不如在耳边说的清晰。

清朗的声音回荡在这大讲堂内。书生们也都停下了窃窃私语,开始等待董良说话。

董良微笑了一下,对着场下三千双盯着自己的眼睛说道。

“我想各位已经等待这一刻很久了。能同时容纳三千人学习生活的书院,不是一个小工程。各位来到了这里,想必也可以知道我们对于学术的重视,对于教育的重视。”

“这是一个不小的里程碑,我想大家都可以看得到。而如果有从西边过来的,经过了豫章,你们可以看到无论是有没有家庭背景的,或是贫穷或是富裕的,只要是有文化、有学识的,都可以得到提拔任用。”

“无论是城中还是乡野,凡是家中有孩子的,官府都要管他们学上几年,如今虽然才刚开始实行,但可以期望一两年后我主公刘玄德治下的疆域必然德行充斥于乡里,教化大行之下,民智开启,勃勃生机就在眼前。”….“诸位从天南海北齐聚于此,是寻找一个学习的机会,也是寻找一个将自身的学识贡献于天下的机会,那么参与进本地的治理,济世救民,一改天下纷乱之局面,百姓怡然自乐的功绩,就在各位的眼前。”

董良的声音在场中回荡着,一番话,说的刘备等人连连点头。

大讲堂里的讲学还没开始之前,董良先进行的是一番招聘演讲。

在这个时代,只要是识字的,都是个人才,眼前这几千名能远隔千里前来求学,无不都是由向学之心,内心坚韧或者自恃有些才学的人。

这些人如果能留下大半,分散于扬州各地,或者派去一些到交州,可以大大缓解地方人手不足的问题。

董良的话非常有诱惑力,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这些书生无论是为了实现自身的功业,还是为了实现心中儒家的理想,都渴望能投身于一方官府,济世安民。

如果扬州真的像董良说的那么好,机会那么多,那么这些人一起参与进将此地打造的国富民强民生安乐的大工程,无疑是非常有成就感的。

自身的价值和社会价值同时都可以得到实现。

而那些来自于其他州郡,对于董良并不熟悉的儒生此刻,对于董良如此年幼却又有沽名钓誉嫌疑的恶感也有些消退了。

“我本人在汝南时,便投靠主公,那时被曹兵追杀,惶惶不可终日,尚且在汝南城中修建书院,收养孤儿,培养他们。从汝南到荆州,到豫章,无时无刻不在重视教化,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培养出来了许多的人才,将豫章治理的井井有条,积蓄了巨大的力量。才如同风卷残云,势如破竹一般席卷了扬州和交州,正是靠豫章人才的支持,才给这两州之地的百姓在这乱世之中带来了安宁。”

“所以各位来到此地,人人都有机会,不拘一格降人才,这是我们选拔人才的宗旨。”

豫章那些黑黝黝的家伙此刻脸上仿佛在放光,他们非常的骄傲。

其余州郡的书生也开始目光变得热切。无论董良有没有真才实学,有没有玷污这个大书院,他们都没有白来这一趟。

“诸位,我知道你们对于我个人的年纪以及学识存在疑问,如此壮观的一座学院,实行先贤教化之道,也是官府重视教化的凭证。本该是一个充满了荣耀和清明的地方,却不该有一年轻人关系户大言不惭的站在讲台上,给三千名学富五车的书生讲课。以此邀名,这是对此地的侮辱。”

“我知道你们是这样想的。而且这段时间以来你们因为这件事和豫章来的书生打了不少架。”

董良略微停顿了一下,底下哄堂大笑。

打架算不得什么耻辱的事,反而让许多人感到非常的有趣。

底下这些人,因为豫章的书生,对于董良的名声据理力争,已经对董良早有改观。….此刻见董良说话坦诚,毫不遮掩,似乎是在将自己的糗事拿出来让大家观看,也感觉眼前这个人坦坦荡荡,是个君子。

因此发出了善意的哄笑。

而另一些则是在打架中交了朋友不打不相识,此刻在听到董良谈到这件事,却颇有些感触,好笑与不好意思。

“我想许多人不至于那么偏执。豫章来的上千名学生并不是人人都是阿谀奉承之辈,不至于为了讨好我这个身居高位的年轻人的欢心而昧着良心说话。”

“不过,你们对我有所怀疑也非常正常。诸子百家,经学繁复。若不能皓首穷经,实难说有什么成就。那么我这么年轻,又能在这经典上钻研出来什么结果呢?又有什么可以用来教导你们的呢?”

董良反问了一句这是站在那些对自己不熟悉的文人的身上说话,场下其他州郡的儒生也都是连连点头,觉得董良说到了自己的心坎里,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那么我必须得承认,我在经学上并没有什么成就。场中的所有人都比我在儒学上的成就更强。”

轰——!

董良一句话仿佛捅了马蜂窝,底下嗡嗡嗡的响了起来。

那些本来对董良已经有些改观的书生瞬间感觉莫名其妙,甚至感觉自己受到了背叛。

本来还觉得豫章这些人如此推崇董良,董良又时有功绩,一定也是有学问的,才敢于站在这个讲台上,并不是全部因为自己关系户和官位。

可他居然在这讲台上,在这三千人众目睽睽之下,直接承认了自己在儒学上没有什么研究。

而讲台下面,最前面的两排,除了诸葛亮仍然面色如常笑眯眯的,刘备等人都已经面面相觑。刘备忍不住的左右扭头,看着身后学生们的反应。

刘备是个喜怒不形于色的人,此刻见董良在如此大的场面坦言自己在儒学上没有什么学问而引发的种种讨论,忍不住也有些担心。

担忧的看看身后窃窃私语甚至说已经开始大声讨论的儒生们,又担忧的看看台上面色如常的董良。

董良对于刘备的贡献自然不必多说,同时,刘备也并不需要董良有多深的经学研究,但就怕董良在这大场面捅了娄子,留下了心理阴影,也怕董良在这上面搞得不好,收场,两千书生散去,这天下都要散布刘备这边的恶名了。筚趣阁

“诸位,诸位!”

董良高声的叫了两句,场下的人还算是给了一些情面,安静下来,看董良还要怎么说。

“我听说儒有小人君子之别。君子之儒,忠君爱国,守正恶邪,务使泽及当时,名留后世。若夫小人之儒,惟务雕虫,专工翰墨,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且如扬雄以文章名世,而屈身事莽,不免投阁而死,此所谓小人之儒也,虽日赋万言,亦何取哉!”….清朗的声音响彻全场,回荡在众人的耳中,嗡嗡作响,不仅回荡在耳中,也回荡在他们的心中。

窥一斑可见全豹。董良虽自称在经学上没什么研究,但是听他说的这几句话,便知此人心中是个有主谋的。

场中大多数人都是有学识的,自然也有一些识人之能,只听董良说到这里,便多少也知道董良这个人并不像他谦虚的那样没有学问。

刚才说的话,恐怕都只是自谦而已,如此,心中也又重新燃起了对董良的期待。

君子之儒和小人之儒也素来是儒家探讨的重点。

孔子对子夏就说,要他做个君子之儒,而不要做小人之儒。

董良短短的几句话,恰巧阐明了何为君子之儒,何为小人之儒。

底下百分之八九十都是专研于儒学的人此刻也与董良就产生了共鸣。

“有人说,儒学讲的是仁、义、礼、智、信,这说的也不假。但是所有人都知道,儒学并不是空谈道德的,只是这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后世的人少有孔子那样的才情,因此只能得到他其中的一部分。”

“那么渐渐的变得支离破碎,各自拿着一些重点,传承下去就需要得到当权者的挑选很容易就变了味儿。”

“那么接下来我就要说一些离经叛道的话。”

董良微微一笑,期待着下面的反应。

“我知道董仲舒对于当朝的儒学有很大的贡献,正是在他的主持下孝武皇帝开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座的大多都是儒生,人人都算是他的学生,人人都算是受他的恩典。”

“但是——!”

董良提高声音要转折,停顿了一下。

底下人也都抻着脖子,期待着董良有什么高论。

“但是,我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反董派!”

这一下底下嗡嗡嗡的声音更大了,他们吵嚷起来,不知在互相讨论什么,都惊讶董良在这样的大场合说出这样的话。

纵然有许多人并不认可董仲舒的学问,但是不得不承认,如今的儒生有这个地位都是从董仲舒开始的,所有人都受到他的恩典。

一旁维持秩序的士兵们敲着鼓,敲着锣,试图让场面安静下来。

但是也很难奏效,持续了好一会儿。

董良就这样安静的站在铁皮喇叭前,静静的看着底下的喧闹,一言不发。

过了好一会儿,终于才安静了下来。

“董仲舒对于儒学地位是有贡献的,但是我却并不认为这对于一门学问来说是好事。书上说啊,出则无敌国外患,入则无法家拂士,国恒亡。”

“那么,天下独尊儒术,百家凋零,外无敌患,儒学没有了敌人,抱残守缺岂不是就在眼前吗?”

“很明显的一点,你们也都可以看到,自武帝以来,也数百年,儒生地位提高,一家独大,天下也有许多经学大家大儒。可能与孔门七十二贤相比者有几人?能以曾子、孟子、荀子等相比者又有几人?”

“我掰着指头细细数数,似乎一个也找不出来。为何是在百家围剿之下,儒家学问兴盛,思想碰撞之下,先贤火花迸射?反而是如今儒生地位提高,高枕无忧之时,却进步缓慢?”

。.

社会和谐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

亦舒读书推荐阅读:把后宫当成副本春秋鲁国风云谁懂啊,绝美老婆求我快纳妾刀笔吏华夏先祖屹巅峰毒士无双,女帝高呼活阎王三国:从篡夺江东基业开始我的第三帝国爆兵:我爆兵吊打列强很合理吧锦衣夜行水浒,我在梁山开网吧!人在皇宫:女帝让我替婚,皇后麻了!不让江山芈月传(分卷限免)大明:我朱祁钰不是代班皇帝!大辽之从监国之路开始靠复制,带领帝国崛起明末:我在鼍龙沟,打造战争堡垒三国:我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大唐天下唐朝小白领三国之黄巾神将史上最强练气期方羽上唐小柔楚汉战争重生之铁血战将庶民崛起铁血大明汉宫秋我有一个名将系统随风遗留抗战之大国崛起海上升明帝红楼野心家新贞观造反录贞观清闲人武道丹帝叶炎云飞雪沙雕网友援北伐特种兵之诡刺秦草我的谍战日记东朝英雄传大文学家三国全是我岳父,这仗该如何打?三国之袁氏天下快穿之影视世界穿越,恶毒奶奶要烧死我天价傻妃:娶一送一穿越水浒收好汉重生夏侯,从街亭开始精灵之最强道馆训练家
亦舒读书搜藏榜:朱由校:朕再也不做木匠皇帝统计大明开局灭楚:寡人十三子有大帝之姿崛起的家族岁在甲子,诸侯争霸我插黄巾旗三国:与曹操拜把子荡宋荣耀大中华蜀汉权臣媚娘,我是假太监,你还让我侍寝纯情小妞很霸道幼儿老师闯异界三国之吕布天下毒医风华,盛宠太子妃绥阳水浒:官家,求求你别怂了我在曹营当仓官明末:我有金手指,可横扫天下!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国士无双:从皇后寝宫开始签到三国之周氏天子燕颂公主别这样,有人看着呢龙主三国晚明海枭最强武装:我在列强世界杀疯了召唤之极品太子爷三国之巅峰召唤秦昊全文完整版把后宫当成副本舌尖上的大唐穿越红楼:开局有点苟我,李家庶子,一拳轰趴李元霸大明:我朱祁钰不是代班皇帝!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观历史放映厅从大秦开始大明锦衣卫:我有一枚缉恶令人在三国,横扫诸天天才神医宠妃琅琊榜史料本:筹谋十二年签到在红楼妃朕莫属大明:开局朱元璋逼我结拜朕真的不务正业大唐:我成了玩家眼中的bug寒门布衣,开局打猎养活小娇妻革秦寒门崛起笔趣阁极品帝师大明成化:开局先干掉亲爹朱叫门
亦舒读书最新小说:太子西上和亲,三年后挥师擒龙招个赘婿冲喜,开局就想给小姐打针?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红楼之庶子风流明1914土豆与均田令:我在大唐当地主男穿女:纯爷们后宫杀到头皮发麻大明:开局炸毁宁远城!穿越大宋:逆转靖康战火燎原:吞丹!灭天狼!风流小医仙,穿越北宋封宰相大谋谋天下嘉庆变法:数据治国重生悍卒:从强制发老婆开始战神:龙族人族混得开手搓大炮养娇妻,怎么就黄袍加身了?皇朝:挟我以令诸侯?朕直接屠你满门!穿越千年的时空之旅饥荒年,我喂养了一个大玄女帝大舜西游记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大乾贵公子大胤商枭开局于谦典韦?这反我造定了!医冠权宦穿越古代,我靠仓库养老婆荒年神医:开局揭榜娶绝色病妻左传游记直播大明:打仗全靠后世企业赞助人在冷宫,带着三千犯妇权倾朝野陛下就是躺赢狗爱搞钱搞事三公子大漠群英传苏定方演义风雪战火哈哈哈,大明太子无敌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爱你老妈,玄武门见十七世纪富二代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汴京风云录那年那景那些人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大明:我朱允熥,请爷爷退位禅让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